[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35692.9 | 申请日: | 2022-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89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通;吴迪;信召峰;张银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09 | 分类号: | H01M50/209;H01M50/264;H01M50/289;H01M50/503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系统,包括中空的电池箱体以及电池堆叠体;该电池箱体包括上箱体、下箱体、第一中间梁和第二中间梁;上箱体和下箱体上下扣合;下箱体的内腔包括前后分布且连通的电气组件安装空腔和电池安装空腔;电池安装空腔底部设置有第二中间梁以及第一中间梁;第一中间梁的中部,与第二中间梁的中部相垂直交叉连接;第一中间梁和第二中间梁,用于将电池安装空腔分为四个电池安装空间;每个电池安装空间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池堆叠体;每个电池堆叠体包括多个电池单体。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设计其箱体内部结构,能够在保证电池单体安装稳定、可靠的前提下,省略现有电池模组的端板构件,显著提升电池系统的箱体空间利用率及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锂离子电池组装(PACK)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
目前,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发展,动力锂离子电池系统越来越趋于去模组化,实现电芯到电池包(即电池系统)的优化,提高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
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芯到电池包(即电池系统)的CTP(Cell to Pack) 组装方案中,都含有端板结构,也就是说,电池系统在组装时,仍然需要首先在电池箱体外组装成电池模组的形式,然后通过吊装放入电池箱体中进行安装,由于无法实现去模组化,在空间利用率等方面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严重影响了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的进一步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电池系统。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系统,其包括中空的电池箱体以及电池堆叠体;
该电池箱体包括上箱体、下箱体、第一中间梁和第二中间梁;
上箱体和下箱体上下扣合在一起;
下箱体的内腔,包括前后分布且相互连通的电气组件安装空腔和电池安装空腔;
电池安装空腔的底部,固定设置有横向分布的第二中间梁以及纵向分布的第一中间梁;
第一中间梁的中部,与第二中间梁的中部相垂直交叉固定连接;
第一中间梁和第二中间梁,用于将电池安装空腔分为四个电池安装空间;
每个电池安装空间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电池堆叠体;
每个电池堆叠体,包括纵向分布且并列设置的多个电池单体;
第二中间梁,用于嵌入式设置所述电池堆叠体中的电池单体的下部;
第一中间梁包括固定部;
固定部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向下的第一凹槽;
第二中间梁包括横向分布的一个固定构件与多个纵向分布的定位构件;
固定构件与定位构件固定连接;
固定构件包括多个横向分布的固定构件第一子部和一个横向分布的固定构件第二子部;
固定构件第二子部,位于多个固定构件第一子部的中间位置;
固定构件第二子部与位于其左右两边的两个固定构件第一子部相连接;
固定构件第二子部的顶部横向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向上的第二凹槽;
第一中间梁的固定部上的第一凹槽,与该第二凹槽垂直交叉拼接在一起,且相焊接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力神(青岛)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356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效果好的柱状密封件
- 下一篇:一种酒庄葡萄酒加工用贴标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