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物入口防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56925.3 | 申请日: | 2022-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4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环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E02B8/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15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物 入口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物入口防淹系统,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上通道、凹槽、下通道、浮力板、防水墙、安装框、过滤网和支撑柱,上通道设置于建筑物入口的地面;凹槽设置于上通道的下方,凹槽与上通道相连通;下通道设置于凹槽的下方,下通道与凹槽相连通且与地下管道相连通;浮力板设置于凹槽内且能在凹槽内移动;防水墙设置于凹槽内且与浮力板相固定连接,防水墙能够在凹槽内移动;安装框设置于凹槽内且设置于浮力板下方,安装框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口;过滤网设置于安装口内;支撑柱设置有若干个,支撑柱的一端与安装框相固定连接,支撑柱的另一端固定于凹槽的底部。本申请具有便于防水墙关闭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物入口防淹系统。
背景技术
在防汛期来临时,为了减小建筑物外部的水进入建筑物内部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人们通常会采取一些防淹措施,例如在建筑物入口安装防淹板或放置防汛沙袋。
授权公告号为CN203834424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建筑物防水浸系统,包括地下建筑物入口地面,凹槽、防水墙、保护盖,下水道进水口组成,由入口地面入口处设置凹槽、防水墙、保护盖、下水道进水口,防水墙置于入口地面凹槽内部,防水墙后部为受保护地下空间,前部为下水道进水口,凹槽和防水墙上部设置保护盖。
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水中通常裹挟有树叶、塑料等杂物,在水退去后,这些杂物可能沉积于凹槽中,使得防水墙难以关闭。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便于防水墙关闭,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物入口防淹系统。
一种建筑物入口防淹系统,包括:
上通道,设置于所述建筑物入口的地面;
凹槽,设置于所述上通道的下方,与所述上通道相连通;
下通道,设置于所述凹槽的下方,与所述凹槽相连通且与地下管道相连通;
浮力板,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能在所述凹槽内移动;
防水墙,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与所述浮力板相固定连接;所述防水墙能够在所述凹槽内移动;
安装框,设置于所述凹槽内且设置于所述浮力板下方;所述安装框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口;
过滤网,设置于所述安装口内,以及,
支撑柱,设置有若干个,一端与所述安装框相固定连接,另一端固定于所述凹槽的底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汛期时,随着水位的上升,裹挟树叶、塑料等杂物的水进入通过下通道进入凹槽,当水穿过过滤网时,过滤网则对水中的树叶、塑料等杂物进行过滤,从而将水中裹挟的树叶、塑料等杂物过滤出来;水穿过过滤网后,浮力板上升,使得防水墙上升,上升后的防水墙将建筑物入口外的水挡住,从而尽量避免洪水进入建筑物内部,起到防淹效果。
可选的,所述浮力板背离所述安装框的一面设置有密封条,所述凹槽的顶部设置有密封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汛期时,随着水位的不断上升,浮力板的顶面与凹槽的地面相贴合;密封条的设置,减少了从浮力板与凹槽之间的缝隙流入建筑物的水,提高了防淹系统的挡水效果。
可选的,所述防淹系统还包括用于将水运入所述凹槽的供水组件,所述下通道与所述地下管道的连通处设置用于将所述凹槽内的水挡住的阻水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防汛期前,需要对防淹系统进行检修维护时,工作人员通过阻水组件将下通道的出口挡住,接着工作人员通过供水组件将水运入凹槽中,从而检查防淹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
可选的,所述供水组件包括:
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环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环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569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