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贵金属湿法冶炼的新型通氯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62841.0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77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邢晓钟;潘从明;胡铁民;刘成;高向乾;杨晓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02 | 分类号: | C22B3/02;C22B11/06 |
代理公司: |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 代理人: | 李实军 |
地址: | 7371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贵金属 湿法 冶炼 新型 通氯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贵金属湿法冶炼的新型通氯管,通过管体内部固定有内衬,内衬的外径与管体的内径相匹配,管体外部套设并固定有外衬,且外衬位于釜口连接法兰的下方,通过在管体内部增设内衬以及管体外部增设外衬,可以提高整体通氯管的刚性,管体下端同轴固定有底管,底管侧面分布设置有气孔,用以将氯气通入介质中,相比现有通氯管底部开设气孔的方式,有利于氯气分散,且不易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氯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贵金属湿法冶炼的新型通氯管。
背景技术
二氧化硫还原法和氯化法等工艺是贵金属湿法冶炼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工艺,比如,贵金属的溶解造液往往会采用水溶液氯化法进行,还可采用控电氯化工艺进行贵贱金属的初步分离。目前,常用的气体通入装置均采用单根通气管,为了提高通气效率,往往只在主管底部钻孔,气体经过主管底部孔洞喷出,但此种通气方式存在介质中颗粒状金属物料易堵塞通气管的缺陷,而且采用主管底部孔洞单一的进气方式,不易于氯气快速扩散。同时由于常用通气管主管与法兰垂直,不便于在反应釜上安装,且存在刚性不够不能长时间应对介质冲击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刚性,进而增强应对介质冲击能力的通氯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贵金属湿法冶炼的新型通氯管,包括管体,管体顶部设置有气管连接法兰,管体上部设置有釜口连接法兰,所述管体内部固定有内衬,内衬的外径与管体的内径相匹配,管体外部套设并固定有外衬,且外衬位于釜口连接法兰的下方,所述管体下端同轴固定有底管,所述底管侧面分布设置有气孔。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底管下端底部连接有分散器,分散器上端与底管固定,分散器顶部设置有进气孔,分散器内部设置有空腔,分散器侧面与底面均分布设置有分散孔,且分散孔与空腔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管体上在釜口连接法兰上方设置有通气支管,且通气支管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内衬与外衬均为F46材料。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气孔直径为3mm。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外衬顶部设置有一圈翼缘,且翼缘顶部与釜口连接法兰接触。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釜口连接法兰的轴向方向与管体轴向方向呈70°夹角。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管体内部固定有内衬,内衬的外径与管体的内径相匹配,管体外部套设并固定有外衬,且外衬位于釜口连接法兰的下方,通过在管体内部增设内衬以及管体外部增设外衬,可以提高整体通氯管的刚性,管体下端同轴固定有底管,底管侧面分布设置有气孔,用以将氯气通入介质中,相比现有通氯管底部开设气孔的方式,有利于氯气分散,且不易堵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底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分散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4所示。一种用于贵金属湿法冶炼的新型通氯管,包括管体1,管体1顶部设置有气管连接法兰13,管体1上部设置有釜口连接法兰14,所述管体1内部固定有内衬2,内衬2的外径与管体1的内径相匹配,管体1外部套设并固定有外衬3,且外衬3位于釜口连接法兰14的下方,所述管体1下端同轴固定有底管4,所述底管4侧面分布设置有气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628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