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自防水功能的波形钢板衬砌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67883.3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070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任海波;何福成;郭灯;向乐;靳元方;魏军辉;杨立;翟羽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1/14 | 分类号: | E21D11/14;E21D11/38 |
代理公司: | 成都智言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2 | 代理人: | 李勇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防水 功能 波形 钢板 衬砌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防水功能的波形钢板衬砌结构,包括若干个波形钢板,所述若干个波形钢板在环向和纵向上分别通过环向连接结构和纵向连接结构依次拼接,所述环向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波形钢板的环向边缘的环向连接钢板,所述环向连接钢板远离所述波形钢板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相邻两块波形钢板上的环向连接钢板的环向螺栓组件,所述环向连接钢板靠近所述波形钢板的一端设有环向沟槽,所述环向沟槽内设有环向密封垫,且相邻两块环向连接钢板上的环向沟槽内的环向密封垫相互紧密贴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具有自防水功能的波形钢板衬砌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波形钢板衬砌结构自防水能力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防水功能的波形钢板衬砌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隧道工程的不断发展,波形钢板衬砌结构在采用钻爆法及类似工法施工的隧道工程中的应用案例越来越多。然而,较多的工程应用把波形钢板衬砌结构作为型钢拱架的简单替换,采用波形钢板支护时,仍需施作防水板,而对波形钢板的自防水构造处理较为粗糙,甚至不考虑波形钢板的自防水。但由于防水板的耐久性较差,防水能力也较弱,因此考虑细化波形钢板构造,使得波形钢板衬砌具有较强的自防水能力,取消防水板的铺设,在简化施工工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工程造价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自防水功能的波形钢板衬砌结构,拟解决现有的波形钢板衬砌结构自防水能力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自防水功能的波形钢板衬砌结构,包括若干个波形钢板,所述若干个波形钢板在环向和纵向上分别通过环向连接结构和纵向连接结构依次拼接,所述环向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在所述波形钢板的环向边缘的环向连接钢板,所述环向连接钢板远离所述波形钢板的一端设有用于连接相邻两块波形钢板上的环向连接钢板的环向螺栓组件,所述环向连接钢板靠近所述波形钢板的一端设有环向沟槽,所述环向沟槽内设有环向密封垫,且环向沟槽的底部设有贯穿所述环向连接钢板的第一通孔,所述环向密封垫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位置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环向连接钢板上设有密封螺栓组件,所述密封螺栓组件包括螺栓杆和螺母,所述螺栓杆穿过相邻两块环向连接钢板上的第一通孔和相邻两块环向密封垫上的第二通孔且与所述螺母螺纹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本方案既可适用于采用钻爆法即类似工法施工的隧道工程也可应用于运营隧道的加固;本方案中的波形钢板的正投影形状为矩形,其垂直于波形延伸方向的边呈圆弧型,平行于波形延伸方向的边呈波浪型,在使用时,多片波形钢板在环向和纵向分别通过环向连接结构和纵向连接结构进行防水固接组合,然后在波形板片衬砌与围岩之间充填素混凝土,在环向连接后,各个波形钢板的环向连接钢板相贴合并被所述环向螺栓组件螺纹固定,此时,两个相邻的环向连接钢板上的环向沟槽内的环向密封垫会相互紧密贴合,将两个波形钢板连接处的缝隙密封,从而达到波形钢板自防水效果。同时,各个波形钢板的环向连接钢板被螺纹固定后,相邻两块环向连接钢板上的环向沟槽和环向密封垫再次被所述螺栓杆贯穿并固定,从而避免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两个环向密封垫的贴合出现缝隙,影响本装置的自防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设有耐磨层。
本方案中,第二通孔的内壁设有耐磨层,从而避免环向密封垫在长时间的使用后,沿第二通孔开裂,影响防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环向沟槽的底面为平面,环向沟槽侧面与环向沟槽的底面夹角大于90度,且所述环向密封垫与所述环向沟槽的底面和侧面均紧密贴合。
本方案中,环向沟槽的底面为平面,环向沟槽侧面与环向沟槽的底面夹角大于90度,且所述环向密封垫与所述环向沟槽的底面和侧面均紧密贴合,从而在便于环向密封垫的安装的同时,最大化环向密封垫与环向沟槽的接触面积。
进一步的,相邻两块环向连接钢板上的环向密封垫相互贴合的一面为平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同济大学,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678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移动的防碰撞型玻璃货架
- 下一篇:一种摄像滑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