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模组的搬运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68941.4 | 申请日: | 2022-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81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胡登强;刘思;曹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56 | 分类号: | H01M50/2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王艳斋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模组 搬运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搬运工装,所述搬运工装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插入件,两个所述插入件之间设置有提拉结构,所述提拉结构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插入件的上部并沿所述插入件限制性滑动,所述插入件的上部外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提拉结构的内周设置有导向销,所述导向销插入所述导向槽内并沿所述导向槽滑动;所述电池模组的两侧端板内部均设置有所述搬运工装,所述端板底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插入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插入件插入所述端板内部,所述固定件伸入所述固定槽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搬运工装对电池模组内部空间没有要求,无需占用更多的内部空间,可以使电池包设计的更加紧凑,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模组搬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搬运工装,。
背景技术
石油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使得人们急需清洁能源来代替传统能源,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大力扶持,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锂电池,目前已经广泛使用在新能源汽车上。
汽车用锂电池在生产过程中都是用较小的电池通过串并联组装成较大的模块或者模组,然后装配到电池箱内,锂电池模组规格不同模组的体积和重量也不同,有些较大的模组重量可达几十公斤。随着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像大巴车企业对大尺寸的铁锂电池需求越来越旺盛,因为大尺寸的铁锂电池往往重量都是偏重,所以这种旺盛的需求增加了电池企业工人生产搬运强度。
以往电池模组厂家在生产大尺寸电池模组的过程中涉及到的电池模组的搬运过程都是需要操作人员手抱模组两端把电池搬运到目的地或者固定起始和终点位置并配备电动吊装设备进行搬运,这种转运的方式导致的结果是造成了人工浪费、生产效率低、安全系数低、电动吊装设备占地多大维护难等缺点。
此外,现有的搬运工装常采用自锁方式,其工装原理是先从端板侧面把夹具定位销插入第一个端板孔内,然后将夹具上的定位销插入第二个端板孔内,模组在电池包安装到位后松开夹具,这种装取方式都要求电池包内部空间有足够大以方便夹具从端板侧面插入或退出端板孔,由此造成电池包内部空间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搬运工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搬运工装固定于电池模组两侧端板内,从而方便对电池模组进行搬运,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方式主要通过旋转锁定,通过抬升提拉结构,在导向槽和导向销的配合下实现插入件的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固定件锁合至固定槽内,从而实现搬运工装与端板之间的固定。传统的搬运工装需要将定位销插入电池包内部,需要电池包内保留足够的孔径用于容纳夹具,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搬运工装对电池模组内部空间没有要求,无需占用更多的内部空间,可以使电池包设计的更加紧凑,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的搬运工装,所述搬运工装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插入件,两个所述插入件之间设置有提拉结构,所述提拉结构的两端分别套设于所述插入件的上部并沿所述插入件限制性滑动,所述插入件的上部外周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提拉结构的内周设置有导向销,所述导向销插入所述导向槽内并沿所述导向槽滑动;
所述电池模组的两侧端板内部均设置有所述搬运工装,所述端板底部开设有固定槽所述插入件的底部设置有固定件,所述插入件插入所述端板内部,所述固定件伸入所述固定槽中;使用时,抬升所述提拉结构,所述导向销沿所述导向槽滑动的同时带动所述插入件旋转,所述固定件锁紧于所述固定槽内,使得所述搬运工装固定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一侧端板内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搬运工装固定于电池模组两侧端板内,从而方便对电池模组进行搬运,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方式主要通过旋转锁定,通过抬升提拉结构,在导向槽和导向销的配合下实现插入件的旋转,在旋转过程中固定件锁合至固定槽内,从而实现搬运工装与端板之间的固定。传统的搬运工装需要将定位销插入电池包内部,需要电池包内保留足够的孔径用于容纳夹具,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搬运工装对电池模组内部空间没有要求,无需占用更多的内部空间,可以使电池包设计的更加紧凑,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浦兰钧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689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空降训练设备
- 下一篇:吹气清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