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热效果好的超薄热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87775.2 | 申请日: | 2022-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83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华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4 | 分类号: | F28D15/04;F28F21/08;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94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热 效果 超薄 导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传热效果好的超薄热导管,涉及热导管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热导管,所述第一热导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管,所述隔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热导管,所述第二热导管的外壁设置有散热层。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导热层,此机构可实现对温度的高效传递,通过毛细孔层使得气态的冷却液进入导热槽的内部,然后通过导热槽使得气态的冷却液与导热硅脂相接触,此时通过导热硅脂将气态冷却液中的热量传递至第二热导管的内部,并由第二热导管将热量向散热层进行传递,然后冷凝的冷却液通过导热槽、毛细孔层的相互配合凝结成液态,并通过隔热管的隔热膜隔温操作,从而实现对第一热导管的便捷降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导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传热效果好的超薄热导管。
背景技术
热管一般是中空的圆柱形管,热管两端产生温差的时候,蒸发端的液体就会迅速气化,将热量带向冷凝端,速度非常快,热导管基本上是一内含作动流体之封闭腔体,藉由腔体内作动流体持续循环的液汽二相变化,及汽和液流体与吸热端及放热端间汽液往返的对流,使腔体表面呈现快速均温的特性而达到传热的目的。
现有用于对计算机内部硬件的热导管的管壁内部未设置毛细结构,从而使得管内冷凝液的热传导的效率较低,导致冷凝液在液汽二相变化的过程中,无法进行快速且高效运作,同时并无对冷凝液进行散热时,对热量进行高效的辅助散热的结构,导致热量无法快速散出,从而不适用于计算机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持续性散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无法对冷凝液的高效导热和对热量的快速散热的问题,提供一种传热效果好的超薄热导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热效果好的超薄热导管,包括第一热导管,所述第一热导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热管,所述隔热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热导管,所述第二热导管的外壁设置有散热层;
所述散热层包括散热片以及散热膜,所述散热膜设置在第二热导管的外壁,所述散热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散热片均匀分布在散热膜的外壁,所述散热膜与多个散热片通过焊接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热导管的内壁设置有导热层,用于对第二热导管的内部热量加速导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层包括导热硅脂、导热槽以及毛细孔层,所述导热硅脂设置在第二热导管的内部,所述导热槽设置在导热硅脂的内部,且位于第二热导管的内壁上,所述毛细孔层设置在导热槽的内部,且位于第二热导管的内壁。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隔热管的外壁设置有隔热膜,所述隔热膜由玻璃纤维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热导管、隔热管的内部设置有与第二热导管的内部相同的导热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片由铝材料压合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散热膜由分散的碳原子所组成的纳米碳材料构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热硅脂由硅酮和金刚石混合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导热层,此机构可实现对温度的高效传递,通过毛细孔层使得气态的冷却液进入导热槽的内部,然后通过导热槽使得气态的冷却液与导热硅脂相接触,此时通过导热硅脂将气态冷却液中的热量传递至第二热导管的内部,并由第二热导管将热量向散热层进行传递,然后冷凝的冷却液通过导热槽、毛细孔层的相互配合凝结成液态,并通过隔热管的隔热膜隔温操作,从而实现对第一热导管的便捷降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华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华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877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消毒供应中心用器械护理器
- 下一篇:一种高强度非对称式吸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