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续熔炼金属锌粒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97644.2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37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翟永周;李海龙;张博;梁志强;李世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6 | 分类号: | F27B14/06;F27B14/02;F27B14/16;F27B14/18;F27B14/14;F27B14/2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高为宝 |
地址: | 459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熔炼 金属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熔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熔炼金属锌粒的设备,包括料仓,所述料仓下方设有螺旋给料机,所述螺旋给料机出口处连通有给料管,所述给料管连通至电磁感应炉,所述电磁感应炉上设有炉盖,所述电磁感应炉内设有陶瓷热电偶,所述电磁感应炉上方设有排液径,所述炉盖上对应排液径末端处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径下方设有锌液储罐,所述锌液储罐上连接有三脚架,所述三脚架的顶角连接有转动轴承,所述三脚架的两个底角下方连接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给料机向电磁感应炉内输送物料,电磁感应炉对物料进行熔炼,熔炼后的液态物料通过排液径倒入锌液储罐内,实现了对金属锌粒的连续熔炼,减少了金属锌粒与空气的接触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熔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续熔炼金属锌粒的设备。
背景技术
锌灰是结构件、小件、钢管和型材热镀锌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弃物,主要由金属锌、氧化锌、氯化锌和杂质构成,工业上普遍采用机械分离的方法将其分离为金属锌粒和灰粉。金属锌粒的主要成分为锌,含量通常超过98%,有很高的的资源化回收利用价值,普遍将其熔炼铸锭生产为粗锌锭。目前传统粗锌锭的生产是通过外部热源或者电炉加热金属锌粒,熔化后倒入铸锭模具中得到粗锌锭。但此法加热效率慢,金属锌粒长时间与空气接触,熔化过程中会在锌液表面生成大量氧化锌,导致金属锌粒利用率低下,产生的大量氧化锌,降低资源提取过程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熔炼金属锌粒过程中产生大量氧化锌,导致金属锌粒利用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连续熔炼金属锌粒的设备,该设备能够连续对金属锌粒进行熔炼,减少金属锌粒与空气接触时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续熔炼金属锌粒的设备,包括料仓,所述料仓下方开设有下料口,所述料仓下料口处设有螺旋给料机,所述螺旋给料机出口处连通有给料管,所述给料管连通至电磁感应炉,所述电磁感应炉位于料仓下方一侧,所述电磁感应炉上设有炉盖,所述给料管与炉盖连接,所述电磁感应炉内设有陶瓷热电偶,所述陶瓷热电偶上端伸出电磁感应炉,所述电磁感应炉上方设有排液径,所述炉盖上对应排液径末端处开设有排液口,所述排液径下方设有锌液储罐,所述锌液储罐上连接有三脚架,所述三脚架的顶角连接有转动轴承,所述三脚架通过转动轴承与锌液储罐转动连接,所述三脚架的两个底角下方连接有万向轮。通过螺旋给料机向电磁感应炉内输送物料,电磁感应炉对物料进行熔炼,熔炼后的液态物料通过排液径倒入锌液储罐内,实现了对金属锌粒的连续熔炼,减少了金属锌粒与空气的接触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螺旋给料机转轴连接有减速器,所述减速器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线路连接有变频器。便于控制给料速度,提高生产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陶瓷热电偶上端通过线路连接有电控柜,所述电控柜通过线路连接电磁感应炉。电控柜根据陶瓷热电偶检测温度控制电磁感应炉输出功率,保证熔炼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炉盖一侧连接有抽气管,所述抽气管上设有抽风机,所述抽气管另一端连通有布袋收尘器。处理熔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减少废气对生产环境的污染,减少废气对操作人员身体健康产生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锌液储罐包括两个钢板层和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位于两个钢板层之间。防止储罐中熔融锌液的温度在短时间内骤降,有利于下一步铸锭环节的开展。
进一步地,所述锌液储罐下方设有导轨,所述万向轮位于导轨上,所述锌液储罐上设有倒液嘴,所述锌液储罐的倒液嘴一侧设有铸锭模具。便于将锌液储罐移动到铸锭模具旁进行铸锭环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螺旋给料机向电磁感应炉内输送物料,电磁感应炉对物料进行熔炼,熔炼后的液态物料通过排液径倒入锌液储罐内,实现了对金属锌粒的连续熔炼,减少了金属锌粒与空气的接触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豫光锌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976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应力应变测试的信号线引出装置
- 下一篇:克拉管自动转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