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标尺可移动式双传感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14270.4 | 申请日: | 2022-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6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娜;崔丽;李艳菲;张明会;张娜芹;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3 | 分类号: | A61B5/03;A61B5/021;A61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之于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7 | 代理人: | 韩岳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标尺 移动式 传感器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标尺可移动式双传感器固定装置,其包括在支撑主体(1)上设置的至少两个能够对颅内参数进行监测的传感单元(2),所述传感单元(2)至少包括在标零单元(3)定位到患者脑室的零点位置的情况下对颅内压进行监测的第一传感单元(21)和对平均动脉压进行监测的第二传感单元(22),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和第二传感单元(22)分别能够相对于所述标零单元(3)进行工作位置的调整,所述第一传感单元(21)和第二传感单元(22)按照能够沿所述支撑主体(1)的轴线方向进行平移的方式与所述支撑主体(1)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标尺可移动式双传感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方法中脑室引流术是最常用的一种能够有效缓解颅内高压和观察脑脊液变化的治疗方法。脑室引流术是先在头颅额部钻孔,然后将引流管置入侧脑室额角,使得脑脊液经引流管流出,从而缓解颅内压力的手术。脑室引流瓶设置在高于外耳道15cm左右的平面上,脑室引流瓶的设置高度不宜过高或者过低,脑室引流瓶用以接收颅内液体以及观察脑脊液的引流情况,以便护理人员随时观察病人颅内压的变化。脑室持续引流操作对脑室引流瓶与外耳道之间的高度有着严格的要求,现有技术中,使用悬挂装置悬挂脑室引流瓶,但是在患者更换体位或者床头高度调整后,需要医护人员重新调节脑室引流瓶的高度,使得脑室引流瓶与病人外耳道之间的高度差不变,但是现有技术难以准确地定位出脑室引流瓶和外耳道的相对高度,此外,现有的悬挂装置在调整患者位置后无法继续准确地对颅内参数进行监测。
公开号为CN201823155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脑室引流装置固定架,该种脑室引流装置固定架包括定位杆和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脑室引流装置上,所述定位杆上设有竖向滑槽和若干个横向定位滑槽,所述竖向滑槽与若干个横向定位滑槽相连通,所述竖向滑槽的一端具有一缺口,所述定位块由该缺口进入所述竖向滑槽,并且可以在竖向滑槽和横向定位滑槽内滑动。该实用新型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杆配合,使定位块在定位杆上的滑槽内滑动,并且由横向定位滑槽对脑室引流装置进行定位,使得引流装置能够进行稳定、安全的引流工作。但是该固定架无法对脑室引流装置和外耳道之间的高度差进行测量。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是一种带标尺可移动式双传感器固定装置,其至少包括支撑主体。所述支撑主体上设置有至少两个能够对颅内参数进行监测的传感单元,所述传感单元至少包括在标零单元定位到患者脑室的零点位置的情况下对颅内压进行监测的第一传感单元和对平均动脉压进行监测的第二传感单元,其中,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分别能够相对于所述标零单元进行工作位置的调整,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按照能够沿所述支撑主体的轴线方向进行平移的方式与所述支撑主体连接,使得所述第一传感单元和第二传感单元能够以安装高度可调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支撑主体的不同位置上。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主体至少包括用于限定所述传感单元的移动空间的支撑杆、用于量化所述传感单元的位置信息的标尺副杆和能够将所述支撑杆安装至病床侧边的安装单元。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标尺副杆至少包括刻度尺和设置在刻度尺两端的套环,其中,所述套环能够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使得所述刻度尺能够沿所述支撑杆的轴线方向进行平移;所述标尺副杆的刻度零点位置还连接有所述标零单元。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标零单元定位到患者脑室的零点位置时,所述标零单元能够带动所述标尺副杆沿所述支撑杆的轴线方向进行平移,使得所述标尺副杆测量的是以所述标零单元为零点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14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便于转运的配电箱
- 下一篇:一种地源能热泵高效储能保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