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15517.4 | 申请日: | 2022-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3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耿东良;初玉石;于友强;丛连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迈司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7/00 | 分类号: | F28D7/00;B01D29/03;B01D29/58;B22C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蔡宗慧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装置,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过滤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注入下管,所述注入下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下阀门,所述过滤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入上管,所述注入上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上阀门,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阀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台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处理箱、换热气箱、蜡水分离机和排水管,方便工作人员对进入的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从而避免由于工作人员使用的时候,经常由于温度达不到,导致蜡粘稠发生堵塞,射蜡机供不上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装置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余热回收利用是指将生产过程产生的余热再次回收重新利用,主要技术包括热交换技术、热功转换技术、余热制冷制热技术。
但是现有的装置在技术还存在以下缺点:
1、现有的回收装置加热效果较为单一,工作人员经常出现温度达不到,导致蜡粘稠发生堵塞,射蜡机供不上蜡;
2、现有的回收装置过滤效果较为单一,工作人员进行使用的时候,容易导致管路产生积碳,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使用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提出的加热效果较为单一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台,所述过滤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注入下管,所述注入下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下阀门,所述过滤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注入上管,所述注入上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上阀门,所述连接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调节阀门,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处理箱,所述处理箱的底部固定连接在支撑台上,所述处理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换热气箱所述处理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蜡水分离机,所述处理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排出管,所述排出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固定阀门,所述过滤箱的内部开设有固定槽。
进一步的,所述换热气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列管换热器,所述列管换热器数量为四个。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箱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数量为两个。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槽的内部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一过滤槽,所述第二过滤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过滤槽。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的侧面分别安装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开设有纹路。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形状为圆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处理箱、换热气箱、蜡水分离机和排水管,方便工作人员对进入的材料进行加热处理,从而避免由于工作人员使用的时候,经常由于温度达不到,导致蜡粘稠发生堵塞,射蜡机供不上蜡。
(2)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过滤板、第二过滤板、注入上管和注入下管之间的配合使用,对经过的管路产生的积碳进行快速的过滤,从而避免携带的积碳导致管道发生堵塞,影响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展示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迈司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迈司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155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