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施工吊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15524.4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763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胡学彬;谢伟;秦丽圆;马中振;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2 | 分类号: | B66C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知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984 | 代理人: | 张云珠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叠合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建筑吊具技术领域内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施工吊具,包括吊框和叠合板本体,吊框两侧下端面均贯穿开设有T型滑槽,两组T型滑槽内转动设置有丝杆,丝杆外侧设置有两段方向相反的螺纹,且丝杆外侧两段反向相反的螺纹上均套设有对接T型滑槽的T型滑块,T型滑块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销,且转动销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框,吊框内侧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动力端活动贯穿吊框固定连接有转轴,丝杆一端活动贯穿T型滑槽并延伸至外侧,转轴、丝杆外侧均固定套设有皮带轮。本实用新型通过简单的安装结构能够快速对叠合板进行夹紧施工,提高了叠合板的稳定性,避免了安全隐患,其实用效果佳,值得现有市场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吊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施工吊具。
背景技术
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叠合楼板整体性好,板的上下表面平整,便于饰面层装修,适用于对整体刚度要求较高的高层建筑和大开间建筑,在进行叠合板施工时,要将叠合板吊至楼面上进行安装施工,需要用到一种专用的施工吊具。
现有的叠合板施工吊具大多是通过吊索将叠合板固定,再使用塔吊将吊索吊起并升高送至楼面,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缺少对叠合板两侧固定,导致在塔吊将叠合板吊起后,叠合板容易晃动和倾斜,稳定性较差,有一定的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施工吊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施工吊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叠合板施工吊具大多是通过绳索将叠合板吊起,叠合板容易晃动和倾斜,有一定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装配式叠合板施工吊具,包括吊框和叠合板本体,所述吊框两侧下端面均贯穿开设有T型滑槽,两组所述T型滑槽内转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外侧设置有两段方向相反的螺纹,且丝杆外侧两段反向相反的螺纹上均套设有对接T型滑槽的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外侧转动连接有转动销,且转动销外侧固定连接有卡框,所述吊框内侧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动力端活动贯穿吊框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丝杆一端活动贯穿T型滑槽并延伸至外侧,所述转轴、丝杆外侧均固定套设有皮带轮,且相邻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两组所述卡框之间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吊框上端固定连接有多组吊索一,多组所述吊索一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环。
优选的,所述吊框两侧之间固定设置有两组固定块,两组所述固定块下端面均开设有内槽,所述内槽内固定设置有双头电机,所述双头电机动力端均固定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外侧固定套设有绕线辊。
优选的,所述绕线辊外侧收卷有吊索二,所述吊索二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挂钩,所述叠合板本体上端面固定设置有多组对接挂钩的挂环。
优选的,所述内槽内位于双头电机两侧固定设置有支撑块,所述转杆活动贯穿支撑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T型滑槽、丝杆、T型滑块、卡框、驱动电机、转轴、皮带轮,且通过各个机构的相互配合,使得在对叠合板进行施工安装时,通过两组卡框能够将叠合板卡紧,塔吊再将吊框吊起,便能够快速的对叠合板进行安装,避免了在吊起叠合板的过程中,叠合板晃动或者切斜的情况发生,提高了叠合板的稳定性,杜绝了安全隐患,且能够适应于不同大小的叠合板使用,使用范围更广,并且通过设置内槽、双头电机、转杆、绕线辊、支撑块、吊索二、挂钩、挂环,且通过各个机构的相互配合,使得在两组卡框将叠合板卡紧后,通过吊索二能够将叠合板的中间部位固定,避免在吊起过程中,叠合板中间部位断裂或者损伤的情况发生,进一步保证了叠合板的稳定性,其整体实用效果佳,值得现有市场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斜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东省建设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1552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