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固定的眼外肌手术夹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41718.1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484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梅;潘美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眼科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厦门创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32 | 代理人: | 廖吉保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眼外肌 手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固定的眼外肌手术夹,所述眼外肌手术夹包括一连接扣;一夹子,所述夹子可拆卸的配合在连接扣内;一巾钳;以及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连接扣的尾部和巾钳上的一手柄尾部。在进行眼外肌手术临床治疗过程中,主刀医生用斜视钩勾取眼外肌,取下眼外肌手术夹的夹子,利用夹子夹住肌肉,然后,将连接扣扣在夹子上,然后将巾钳夹紧固定在消毒铺巾上,从而可牵拉固定肌止端;肌肉另一端同样使用夹子向相反方向牵拉固定,则可充分暴露并固定眼外肌,以配合主刀医生进行其他操作,无需助手在一旁辅助配合,所以,本实用新型可以配合主刀医生单人完成眼外肌临床手术并且方便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外肌临床手术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固定的眼外肌手术夹。
背景技术
视力问题一直是全民关注的重点问题,特别是针对儿童视力问题,由于手机、电脑、平板电脑以及电视基本成为儿童唾手可得的日常用品,用眼时间过长、不正确的用眼方式,加剧了儿童视力问题的发生。导致儿童垂直斜视、两眼无法水平,从而需要通过眼外肌手术临床治疗。
现有的眼外肌手术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主刀医生和多名助手共同完成,主刀医生切开结膜后形成结膜切口,暴露肌止端,并剪开少许肌间膜,用斜视钩勾取直肌,在手术操作中,需要多名助手配合一直拉住、固定斜视钩,然后主刀医生进行其他治疗操作;若让主刀医生独自进行手术,则主刀医生需要独自一人一直拉住、固定斜视钩,并完成其它的治疗操作,这种情况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现有的眼外肌手术治疗过程,无法单人完成并且操作不便,若要多名助手配合,则需要较多的人力。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眼外肌临床手术过程中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固定的眼外肌手术夹,用以配合主刀医生单人完成眼外肌临床手术并且方便操作。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固定的眼外肌手术夹,所述眼外肌手术夹包括
一连接扣;
一夹子,所述夹子可拆卸的配合在连接扣内;
一巾钳;
以及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连接扣的尾部和巾钳上的一手柄尾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呈片状。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呈弧形状。
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由不锈钢或钛合金支撑。
优选的,所述巾钳上的一手柄尾部设有螺接柱,所述连接件的一端设有螺接杆,所述螺接柱和螺接杆可拆卸螺接。
优选的,所述夹子包括上夹臂、连接杆、下夹臂以及扭簧;所述上夹臂的夹持部呈弧形状;所述下夹臂通过连接杆铰接在上夹臂的底部,所述下夹臂的夹持部呈直线状,所述下夹臂和上夹臂的夹持部闭合形成夹持空间;所述扭簧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扭簧的两扭臂分别顶靠在上夹臂和下夹臂上。
优选的,所述上夹臂的中部设有容纳连接扣的缺口槽。
优选的,所述上夹臂和下夹臂的末端设有相互咬合的第一锁止块。
优选的,所述巾钳设有两个相互铰接的钳臂,所述钳臂的两端分别设有钳嘴和手柄,两手柄上分别设有多级相互咬合的第二锁止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眼科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眼科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417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