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粘结高温液态熔渣干式轮法离心粒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50531.8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87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谭煜;王治龙;张小敏;陈旭东;冉海瑞;向恒杰;任思启;刘浩然;王怡洒;张淼;梁永力;唐延森;刘校东;沈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04 | 分类号: | B01J2/04;C21B3/08;C21B3/0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地址: | 401331 重***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结 高温 液态 熔渣干式轮法 离心 化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粘结高温液态熔渣干式轮法离心粒化装置,包括溜渣槽、熔渣缓存包、离心粒化轮、粒化轮刮渣板、低速挡渣轮和挡渣轮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渣缓存包位于溜渣槽出口的下方,熔渣缓存包的底部为圆弧形,并开设有熔渣液流槽,在熔渣液流槽的下方设置离心粒化轮,熔渣缓存包和离心粒化轮之间留有合适的间隙,既保证离心粒化轮和熔渣缓存包不发生摩擦,又防止熔渣泄漏;所述离心粒化轮的一侧设置低速挡渣轮,所述低速挡渣轮的旋转方向与离心粒化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且低速挡渣轮的转速比离心粒化轮的转速慢;在所述离心粒化轮和低速挡渣轮的底部下方沿轴向分别设置有粒化轮刮渣板和挡渣轮刮板,用于将粘附在离心粒化轮和低速挡渣轮的余渣刮除;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在环保、钢铁冶金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熔渣粒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粘结高温液态熔渣干式轮法离心粒化装置。
背景技术
液态熔渣包含很多种类,比如高炉炼铁排放的高炉渣、电炉炼钢所产生的钢渣、其他金属在火法冶炼过程中形成的冶金熔渣、垃圾焚烧飞灰在熔融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熔渣。目前学者提出了诸如离心粒化、风淬粒化、机械破碎等液态熔渣干式粒化技术,可以通过将熔渣破碎成细小液滴,使熔渣具有实现余热回收的潜力。其中离心粒化技术具有系统结构紧凑、节能、粒化效果好的优点,最具发展前景。但是离心粒化技术仍然存在着粒化过程中易发生粘结、对渣流的稳定性要求较高的问题,不适用于在复杂的工业现场环境中工作,因此迟迟没有实现工业化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粘结高温液态熔渣干式轮法离心粒化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粘结高温液态熔渣干式轮法离心粒化装置,包括溜渣槽、熔渣缓存包、离心粒化轮、粒化轮刮渣板、低速挡渣轮和挡渣轮刮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渣缓存包位于溜渣槽出口的下方,熔渣缓存包的底部为圆弧形,并开设有熔渣液流槽,在熔渣液流槽的下方设置离心粒化轮,熔渣缓存包和离心粒化轮之间留有合适的间隙,既保证离心粒化轮和熔渣缓存包不发生摩擦,又防止熔渣泄漏;所述离心粒化轮的一侧设置低速挡渣轮,低速挡渣轮用于阻挡离心粒化轮粒化过程中飞出的半熔融液滴;所述低速挡渣轮的旋转方向与离心粒化轮的旋转方向相反,且低速挡渣轮的转速比离心粒化轮的转速慢;在所述离心粒化轮和低速挡渣轮的底部下方沿轴向分别设置有粒化轮刮渣板和挡渣轮刮板,用于将粘附在离心粒化轮和低速挡渣轮的余渣刮除。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粘结高温液态熔渣干式轮法离心粒化装置的优先方案,所述粒化轮刮渣板和挡渣轮刮板分别与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连接,以便调节粒化轮刮渣板与离心粒化轮之间的位置和间隙以及挡渣轮刮板与低速挡渣轮之间的位置和间隙。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粘结高温液态熔渣干式轮法离心粒化装置的优先方案,所述离心粒化轮和低速挡渣轮的下方还设置冷渣输送带,所述冷渣输送带的长度至少包括所有渣粒下落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粘结高温液态熔渣干式轮法离心粒化装置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旋转的低速挡渣轮来阻挡粒化形成的半熔融液滴,并与挡渣轮刮板配合进行工作,使半熔融液滴撞击低速挡渣轮的位置始终处于洁净状态,解决了熔渣在离心粒化过程中的粘结问题;熔渣缓存包和离心粒化轮进行配合工作,保证了即使从溜渣槽来的熔渣液流的速度和位置发生波动,也能在离心粒化轮的上部表面形成稳定的液膜,保证了离心粒化轮稳定可靠的将高温液态熔渣粒化为细小颗粒,以利后续最大程度实现液态熔渣高效余热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可广泛的应用在环保、钢铁冶金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粘结高温液态熔渣干式轮法离心粒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科技学院,未经重庆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505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道岔外锁闭自动注油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丙烷供气罐的加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