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翼状胬肉刮撕钳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54834.7 | 申请日: | 2022-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89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范晓军;纪海清;卢素素;崔栋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 |
代理公司: | 潍坊博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7244 | 代理人: | 李伟 |
地址: | 261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翼状胬肉刮撕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翼状胬肉刮撕钳,包括两个铰接的钳体,钳体包括钳持臂、钳持头和弹性保持片,两钳体上的弹性保持片的端部防脱限位连接设置,各钳持头的端部分别对应连接有胬肉刮撕头,两胬肉刮撕头的对接端形成有撕除平面,且胬肉刮撕头侧部分别设有向外延伸胬肉刮撕片;胬肉刮撕片的边缘锐利,胬肉刮撕头合并时前端形似铲状,有利于铲起胬肉边缘,胬肉刮撕头夹起时与胬肉组织接触面积大,便于胬肉组织夹起刮撕,胬肉刮撕头底端为磨砂状,对于残余的少量胬肉组织可摩擦清除,也可用胬肉刮撕头锐利边缘刮除,且刮撕操作时方便医生观察胬肉组织的夹持状态和夹持位置,有助于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操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眼科手术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去除眼睛中翼状胬肉的刮撕钳。
背景技术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一般是受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病变,单眼或双眼受犯,形状酷似昆虫的翅膀,实质为睑裂部球结膜与角膜上的一种赘生组织,可由睑裂部球结膜及结膜下组织发生变性、肥厚、增生,向角膜内发展,多呈三角形,严重的可覆盖至瞳孔区从而严重影响视力,多见于户外劳动者,以渔民、农民发病最多,可能与风尘、日光、烟雾等长期的慢性刺激有关。
当眼部出现翼状胬肉时,需通过翼状胬肉切除术进行清除,一般需要开睑器、显微手术镊、手术刀片、手术剪刀等手术工具的配合,即先用显微手术镊子夹住胬肉外端部,从其边缘外约0.5mm处作浅层角膜切开,再用手术刀片分离病变组织缘的角膜上皮,并配合显微手术镊刮撕与眼部组织粘连紧密的胬肉组织,最后用手术刀片将创面残余组织刮除,使创面平整。目前使用的显微手术镊在手术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弊端为其前端细小,与胬肉组织的接触面积较小,不利于胬肉组织的刮撕,且抓持稳定性不够,最终影响手术的快速操作及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胬肉组织接触面积大,便于刮撕施力,设计合理,有助于快速刮撕眼内胬肉的翼状胬肉刮撕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翼状胬肉刮撕钳,包括两个钳体,两所述钳体之间通过销轴铰接设置,所述钳体包括钳持臂,所述钳持臂靠近所述销轴的一侧形成有朝端部渐窄设置的钳持头,所述钳持臂远离所述销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弹性保持片,两所述钳体上的所述弹性保持片的端部防脱限位连接设置,各所述钳持头的端部分别对应连接有胬肉刮撕头,两所述胬肉刮撕头的对接端形成有撕除平面,且所述胬肉刮撕头侧部分别设有向外延伸胬肉刮撕片。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所述胬肉刮撕片的刮撕端分别设有刮撕刃。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撕除平面与所述胬肉刮撕头的底面垂直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胬肉刮撕头的侧顶面设有朝向所述胬肉刮撕片弧形过渡连接的刮撕弧面。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胬肉刮撕头的底面及所述胬肉刮撕片的底面均设有磨砂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撕除平面的表面也设有磨砂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钳持臂的钳持操作面上设有磨砂层或防滑纹。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其中一所述弹性保持片上相对设有限位凹口,贯穿另一所述弹性保持片设有与所述限位凹口配合使用的限位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潍坊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548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玻组件及太阳能电池组件
- 下一篇:一种市政道路护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