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传输袋式泥料的新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63105.8 | 申请日: | 2022-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99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平;孙明霞;赵世军;苗振雨;李军;商成朋;郝宗华;赵善奇;刘敏;王兴铭;孙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9/00 | 分类号: | B65B69/00;B65G33/14;B65G47/18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董一宁 |
地址: | 2726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传输 袋式泥料 新型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传输袋式泥料的新型系统,包括撕碎装置、输送装置、处理装置、溜滑漏斗和输送管道,撕碎装置位于输送装置的上方,撕碎装置通过溜滑漏斗与输送装置连通,处理装置位于输送装置的出口侧,输送装置通过输送管道与处理装置连通。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传输袋式泥料的新型系统,本新型系统非常适合于经过袋式包装的泥状物料,在物料预处理过程中,可以确保有效剥离外包装,并顺利地将物料输送到处理装置内,保证生产工艺稳定、高效、安全可靠的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泥状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在泥状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过程中,对预处理装置提供泥状物料的传输袋式泥料的新型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磁性材料加工过程的独有特点,会产生约30%的边角废料,其中包含约45%的泥状料,一般这种物料采用包装袋进行包装,以更好的保障交接及运输顺利进行。在这些泥料预处理过程中,业内采用的办法有两种:人工加料和使用绞龙将物料输送到装置内。为了降低人工操作的劳动强度、提高操作安全性、确保环境的整洁,部分企业将物料采用吊装方式,经过绞龙输送到装置内,该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但劳动效率明显降低,且设备故障维护、突然着火等问题常常困扰生产的正常进行,物料组成的稳定性也受到了极大影响;此外,因物料的易着火特性,还增大了管理成本和现场环境管理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传输袋式泥料的新型系统,本实用新型是根据生产工艺本身的特点,研发的一种新的供料系统,本系统解决了预处理的安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等问题,起到了提高生产工艺稳定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传输袋式泥料的新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撕碎装置、输送装置、处理装置、溜滑漏斗和输送管道,撕碎装置位于输送装置的上方,撕碎装置通过溜滑漏斗与输送装置连通,处理装置位于输送装置的出口侧,输送装置通过输送管道与处理装置连通;
撕碎装置包括作业箱、电机和撕碎刀,作业箱的上端和下端均为敞口式结构,其上端为进料口,下端为出料口,作业箱的侧壁外侧设置电机,该电机连接一个位于作业箱内部的撕碎刀并驱动其转动,作业箱下端出料口连接溜滑漏斗,该溜滑漏斗的下端位于输送装置内;
输送装置包括壳体、上封盖、车轮、拉手、打料车和压缩泵,壳体的上端安装上封盖,壳体底部安装多个车轮,壳体前面安装一个拉手,壳体内安装打料车,该打料车的上端有进料漏斗,溜滑漏斗的下端位于该进料漏斗内,打料车连接压缩泵,打料车的出口连接输送管道,该输送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处理装置内;
处理装置包括筒体、轴套、传动齿轮、拖轮、支撑架和支架墩,输送管道的另一端延伸至筒体内部进口处,筒体水平设置,筒体外侧壁同轴安装多个轴套,每个轴套的下端各自连接两个对称设置的拖轮,每个拖轮的轮轴均安装在各自的支撑架上,所有支撑架均安装在同一个支架墩上,筒体出口处安装传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的撕碎刀由转轴和多个刀片组成,转轴与电机连接,该转轴水平设置且位于作业箱的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转轴上交错排列多个刀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一种适合于磁性材料加工过程产生泥料的输送、具有稳定生产工艺、高效率低强度、安全环保的操作系统。经研制的新型泥料输送系统主要是由撕碎装置、溜滑漏斗、输送装置、处理装置及输送管道组成。当按照生产工艺要求比例配料,将袋装物料加入撕碎装置后,物料被撕碎,经过溜滑漏斗进入到输送装置中,调节程序控制,将物料直接推送到预处理装置中,保证生产工艺的稳定、安全、高效的进行。
使用本新型系统可以使原料结构得到有效优化,提高生产工艺的稳定性,降低操作作业的劳动强度,优化人员配置,保证生产系统稳定,减少故障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稀天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631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