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快锻主机的侧缸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69394.2 | 申请日: | 202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50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余君;张立新;暴江波;杨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F15B15/2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徐丽娜;刘春成 |
地址: | 435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主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快锻主机的侧缸,包括缸体、柱塞、中间杆、柱塞压盖、导套、V型密封和压套,所述柱塞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内腔中,所述柱塞的末端设置有容杆腔,所述中间杆的一端置于所述容杆腔内,所述中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机的活动横梁连接,所述柱塞压盖环绕所述柱塞的末端设置,所述柱塞压盖的一端与所述缸体的端部接触,所述导套设置在所述柱塞与所述缸体的内壁之间,所述V型密封和所述压套均设置在所述导套与所述柱塞压盖之间,所述V型密封与所述导套接触,所述压套与所述柱塞压盖接触;在所述柱塞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导套的长度是所述V型密封的长度的3‑6倍。侧缸导套(铜套)结构形式改进,提高油缸使用寿命,减少漏油发生频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锻主机的侧缸。
背景技术
45MN快锻主机三大关键油缸(主缸、侧缸、回程缸),油缸类型为单作用柱塞缸,安装方式为垂直向下,工作最大行程为2300mm,大型坯料锻粗压下时,存在偏心锻造,油缸导向不佳,柱塞端部、铜套及缸体磨损,影响密封使用周期,密封半年更换1次;其次,国内油缸设计柱塞材质为45#,铜套材质为ZCuSn5Pb5Zn5,柱塞及铜套表面硬度不佳,柱塞及铜套易磨损,日常更换铜套不易执行,一般利用年度检修12天更换主缸及侧缸。侧缸铜套导向设计不佳,压机偏载,柱塞端面与缸体磨损,更换一次油缸周期为3个月,耗时6-8小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锻主机的侧缸,降低备件修复费用及更换周期,减少漏油发生频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锻主机的侧缸,包括缸体、柱塞、中间杆、柱塞压盖、导套、V型密封和压套,其中,所述柱塞设置在所述缸体的内腔中,所述柱塞的末端设置有容杆腔,所述中间杆的一端置于所述容杆腔内,所述中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机的活动横梁连接,所述柱塞压盖环绕所述柱塞的末端设置,所述柱塞压盖的一端与所述缸体的端部接触,所述导套设置在所述柱塞与所述缸体的内壁之间,所述V型密封和所述压套均设置在所述导套与所述柱塞压盖之间,所述V型密封与所述导套接触,所述压套与所述柱塞压盖接触;在所述柱塞的轴线方向上,所述导套的长度是所述V型密封的长度的3-6倍。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快锻主机的侧缸中,还包括上球座和下球座,所述中间杆的一端与所述上球座的一端连接,所述中间杆的另一端与所述下球座的一端连接;所述中间杆与所述上球座之间、所述中间杆与所述下球座之间的接触率均不低于60%;所述中间杆的一端和另一端均为凹球面,所述上球座的一端为凸球面,所述上球座的另一端为平面,所述上球座的另一端与所述容杆腔的腔底连接;所述下球座的一端为凸球面,所述下球座的另一端为平面,所述下球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活动横梁连接;所述中间杆与所述上球座之间、所述中间杆与所述下球座之间均采用黄油润滑。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快锻主机的侧缸中,所述上球座的中心处、所述中间杆的中心处、所述下球座的中心处均设置有通孔,所述容杆腔的腔底的中心处设置有盲孔,所述活动横梁上设置有盲孔,所述锁紧螺柱的一端置于所述腔底的盲孔内,所述锁紧螺柱依次穿过所述上球座的通孔、所述中间杆的通孔和所述下球座的通孔,所述锁紧螺柱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活动横梁上的盲孔内,所述锁紧螺柱的另一端连接有开槽螺母和开口销,所述开槽螺母和所述开口销能够避免所述锁紧螺柱松动。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快锻主机的侧缸中,还包括法兰,所述法兰环绕所述中间杆设置,所述中间杆与所述法兰之间的间隙为0.4mm~0.5mm,所述法兰与所述活动横梁连接,所述法兰通过螺钉或销与所述活动横梁连接。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快锻主机的侧缸中,在所述下球座的通孔外围并位于所述下球座的另一端处设置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内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环绕所述锁紧螺柱设置;所述垫块与所述开槽螺母之间的间隙为0.3~0.5mm。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快锻主机的侧缸中,还包括调整块14,所述调整块14置于所述活动横梁上的盲孔内,所述调整块14与所述锁紧螺柱的另一端之间的间隙为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未经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693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温烟气粉尘浓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快锻主机的主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