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水冷壁管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72800.0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07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宏;贺韫哲;李占祥;李夏阳;鲍国良;许再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皖能环保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F23M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甘春燕 |
地址: | 239000 安徽省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水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水冷壁管,包括焚烧炉主体,所述焚烧炉主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焚烧炉主体的外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安装块卡接,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挤压装置,所述支撑架通过挤压装置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该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水冷壁管,达到了在焚烧炉主体的外部设置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两端设置限位装置,利用限位装置与安装块进行卡接,即可将支撑架进行安装,支撑架的内壁通过挤压装置对挤压板进行支撑,使得水冷管与焚烧炉主体的外壁紧密接触,进而提高焚烧炉主体降温效果,满足使用需求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水冷壁管。
背景技术
垃圾焚烧发电是把垃圾焚烧厂和垃圾焚烧设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工作。垃圾焚烧炉在使用时,炉内火焰及高温烟气所放出的辐射热,会导致垃圾焚烧炉温度升高,需要对垃圾焚烧炉加装水冷壁管,降低垃圾焚烧炉的温度,提高对辐射热进行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现有的垃圾焚烧炉的水冷壁管,结构单一,不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进行安装,且不便于对垃圾焚烧炉的外壁水冷管进行挤压,进而影响垃圾焚烧炉降温效率,无法满足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垃圾焚烧炉的水冷壁管,结构单一,不便于工作人员快速进行安装,且不便于对垃圾焚烧炉的外壁水冷管进行挤压,进而影响垃圾焚烧炉降温效率,无法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水冷壁管,它可以实现在焚烧炉主体的外部设置支撑架,且支撑架的两端设置限位装置,利用限位装置与安装块进行卡接,即可将支撑架进行安装,支撑架的内壁通过挤压装置对挤压板进行支撑,使得水冷管与焚烧炉主体的外壁紧密接触,进而提高焚烧炉主体降温效果,整体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安装与拆卸,提高工作效率,满足使用需求。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水冷壁管,包括焚烧炉主体,所述焚烧炉主体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块,所述焚烧炉主体的外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安装块卡接,所述支撑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挤压装置,所述支撑架通过挤压装置固定连接有挤压板,所述挤压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水冷管,所述水冷管与焚烧炉主体的外壁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支撑块、限位框、挤压弹簧、挤压块、卡杆、卡槽、拉杆与拉环,所述支撑块与支撑架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框位于支撑块的内部,所述挤压弹簧位于限位框的内部,所述挤压弹簧与限位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框通过挤压弹簧与挤压块相连接,所述挤压块的侧壁与卡杆固定连接,所述卡杆与支撑块滑动连接,所述安装块的侧壁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杆位于支撑块外部的一端与卡槽卡接,所述拉杆与挤压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挤压弹簧与拉杆套接,所述拉杆与支撑块滑动连接,所述拉杆位于支撑块外部的一端与拉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支撑框、支撑弹簧与连接块,所述支撑框与支撑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的表面与支撑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框通过支撑弹簧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挤压板的背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还包括导正杆与挡块,所述导正杆的端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导正杆与支撑框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弹簧与导正杆套接,所述导正杆位于支撑框内部的一端与挡块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冷管的材料为碳素钢。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皖能环保电力有限公司,未经滁州皖能环保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728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