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1087240.6 | 申请日: | 2022-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89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周继浩;蔡小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51811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耳机,耳机包括扬声器和第一储能模块,第一储能模块为卷绕结构,可用于为所述耳机提供变化的电流信号,所述扬声器的线圈位于所述第一储能模块产生的磁场的预设距离外,以使得所述耳机因所述第一储能模块的磁场变化所产生的噪音低于噪音干扰阈值。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耳机,能最大程度降低耳机因采用卷绕式储能器件而产生的噪声,提升用户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耳机。
背景技术
无线耳机例如蓝牙耳机,可以采用极片卷绕工艺电池进行供电,极片卷绕工艺电池通过将正极片、隔膜片和负极片重叠设置并卷绕而成。
由于极片卷绕工艺电池的正极片和负极片呈螺旋形状布置,因而,电池在动态工作时会产生交变磁场,尤其是耳机与外部终端进行通信时,交变磁场造成耳机扬声器的线圈感测而生电并使得线圈产生位移,导致耳机的振膜高频振动而产生噪音,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耳机,该耳机能够降低耳机因采用卷绕式电池而产生的噪音,提升用户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耳机包括:扬声器;所述第一储能模块为卷绕结构,可用于为所述耳机提供变化的电流信号,所述扬声器的线圈位于所述第一储能模块产生的磁场的预设距离外,以使得所述耳机因所述第一储能模块的磁场变化所产生的噪音低于噪音干扰阈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耳机,扬声器的线圈位于第一储能模块产生的磁场的预设距离外,即在第一储能模块提供变化的电流信号尤其在耳机与外部终端进行通信或者扬声器发声时,其产生的变化磁场不会导致扬声器的线圈发生磁通变化或者磁通变化很小,从而可以避免或减小扬声器线圈因变化磁场而产生的位移,使得耳机因第一储能模块的磁场变化所产生的噪音低于噪音干扰阈值,达到降低耳机采用卷绕结构的第一储能模块而产生噪音的目的,提升了用户使用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扬声器的线圈的轴线方向投影,所述第一储能模块与所述扬声器的线圈的重叠区域面积为零,即以该轴线方向进行投影,第一储能模块的投影与扬声器的线圈的投影不存在重叠部分,从而可以减少第一储能模块工作时产生的变化磁场对扬声器线圈内磁通的影响,降低耳机因此产生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扬声器的线圈的轴线方向投影,所述第一储能模块与所述扬声器的线圈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0.2mm,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储能模块远离扬声器的线圈设置,减少第一储能模块工作时产生变化磁场对扬声器线圈内磁通的影响,降低耳机因此产生的噪音。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耳机还包括:第二储能模块,所述第二储能模块为卷绕结构;恒流电路模块,用于使得所述第二储能模块提供恒定电流,所述恒流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储能模块与所述第一储能模块之间。通过设置第一储能模块和第二储能模块,可以提高储能量,延长耳机的工作时长,并且第二储能模块通过恒流电路模块提供恒定电流,不会产生变化磁场即在满足耳机供电需求的同时不会产生噪音。此外,恒流电路模块设置在第二储能模块与第一储能模块之间,在第二储能模块提供的恒定电流较高时还可以为第一储能模块充电,避免电能浪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储能模块设置于背离所述扬声器放声的一侧。在实施例中,第一储能模块可以设置在扬声器的侧面,从而可以节省占用空间,合理利用耳机内部空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储能模块的卷绕结构与扬声器的线圈同轴或部分重叠,即第二储能模块的卷绕结构与扬声器的线圈正对或偏离中心设置都可以,以耳机内部空间设置为准,更加灵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储能模块的电容量大于所述第一储能模块的电容量,从而可以增加储能量,延长耳机的工作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087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