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16078.6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65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梁桂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吉多宝制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成海波 |
地址: | 511500 广东省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有沉淀箱和污水分离箱,所述沉淀箱内设有油污收集槽,沉淀箱外侧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穿过沉淀箱与油污收集槽连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污水分离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污水分离箱上部一侧设有排油管组,底部一侧设有第一排水管组,所述污水分离箱的底部另一侧通过液压泵连接管组与液压泵的入水口连接,液压泵的出水口与回水管的一端连接,回水管的另一端位于沉淀箱的上方。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可将污水进行油水分离,同时可分离出酸洗液并回收利用、降低污水处理的难度、节能环保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加强,油水分离技术更受到人们的重视。油水分离是一种液-液分离,根据油在水中的不同状态和处理效果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液-液分离方法。含油污水分离可以达到一进二出的效果,进入的是含油污水,上出分离的油、下出分离的水,即节能又环保。目前市场上多采用吸附法进行油水分离,采用活性炭、纤维、陶瓷颗粒等多孔物质与废水混合,使废水中悬浮物颗粒、有机物、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质吸附于多孔物质表面而去除,但是此种方法使用的吸附剂用量多,造成企业投资成本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水分离装置,该油水分离装置用于实现油水分离,同时将分离出的酸洗液再进入循环利用,降低污水处理的难度,节能环保。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有沉淀箱和污水分离箱,所述沉淀箱内设有油污收集槽,所述油污收集槽能收集沉淀箱浮起的油污等污染物,沉淀箱外侧设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一端穿过沉淀箱与油污收集槽连接,漂浮在油污等污染物收集槽的油污从溢流管流出,另一端通过连接管与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污水分离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污水分离箱上部一侧设有排油管组,底部一侧设有第一排水管组,所述污水分离箱的底部另一侧通过液压泵连接管组与液压泵的入水口连接,液压泵的出水口与回水管的一端连接,回水管的另一端位于沉淀箱的上方。本实用新型配合洗罐机使用,可实现油污分离以及对分离出的部分酸洗液回收利用,沉淀箱内安装有洗罐缸,用酸洗液在洗罐缸内清洗罐子后将产生废水,废水在静置一段时间后,油污等污染物漂浮在所述沉淀箱的油污收集槽内,经进水管排到污水分离箱内进行油水分离,同时污水分离箱分离出的酸洗液通过回水管流到沉淀箱内,这样既能减少污水的排放,同时又能回收部分酸洗液,节能环保。
进一步地,所述沉淀箱的底部一侧设有第二排水管组,所述第二排水管组包括有第二排水管,所述第二排水管的一端通过第二法兰与沉淀箱的排水口连接。所述沉淀箱排出的水通过第二排水管流出。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采用三通管,所述连接管的上端口与溢流管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侧端口通过第三法兰与进水管连接,所述连接管的下端口通过第四法兰与第二排水管连接,所述第三法兰和第四法兰分别安装有第三开关阀门和第四开关阀门。所述第三开关阀门便于控制溢流管流出的油污等污染物进入进水管,所述第四开关阀门便于控制溢流管流出的水流向第二排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通过第五法兰与污水分离箱的进水口连接。所述沉淀箱排出的油污等污染物通过进水管流向污水分离箱。
进一步地,所述排油管组包括有第一排油管和第二排油管,所述第一排油管的一端与污水分离箱内部连通设置,第一排油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六法兰与第二排油管连接。所述第一排油管设有若干个排油管,所述污水分离箱分离出的油污能通过第一排油管流向第二排油管并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管组包括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一排水管通过第一法兰与污水分离箱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法兰上安装有第一开关阀门。所述第一开关阀门便于控制污水分离箱排水口的关闭和打开,所述污水分离箱分离出的水能通过第一排水管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吉多宝制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吉多宝制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16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