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粘贴式颈外静脉充盈带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16561.4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861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程志强;张宝珍;夏娇云;严宪峰;王小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 |
代理公司: | 南昌华成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6 | 代理人: | 张建新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性 粘贴 式颈外 静脉 充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充盈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次性粘贴式颈外静脉充盈带,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正面开设有空槽,且空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伸缩垫,所述空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囊,挤压囊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囊皮,所述囊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层,且弹性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层,所述固定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粘黏带,且粘黏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带,所述粘黏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粘黏层。该粘贴式颈外静脉充盈带,便于对人们对固定带进行挤压充盈时,便于对挤压囊进行防破裂,便于对挤压囊进行防护,同时减少人们的财产损失,避免人们对固定带进行使用时使得挤压囊进行破裂,降低装置的使用效率,不便于人们对装置进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充盈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次性粘贴式颈外静脉充盈带。
背景技术
静脉充盈带用于检查静脉供血情况的试验,将肢体高举数分钟,使静脉血回流排空,浅静脉萎瘪,然后放下肢体,正常人足背静脉在5~10s充盈,如超过10~15s,说明该静脉供血障碍。
现有的粘贴式颈外静脉充盈带在使用时防破裂效果差,人们对固定带进行使用时使得挤压囊进行破裂,使得降低装置的使用效率,不便于人们对装置进行使用,从而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不便,使得装置的实用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次性粘贴式颈外静脉充盈带,具备防破裂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破裂效果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粘贴式颈外静脉充盈带,包括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的正面开设有空槽,且空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伸缩垫。
所述空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挤压囊,挤压囊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囊皮,所述囊皮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性层,且弹性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层,便于对人们对固定带进行挤压充盈时,便于对挤压囊进行防破裂,便于对挤压囊进行防护,同时减少人们的财产损失,避免人们对固定带进行使用时使得挤压囊进行破裂,降低装置的使用效率,不便于人们对装置进行使用。
优选的,所述空槽的直径大于挤压囊的直径,且挤压囊和伸缩垫之间相接触,便于对挤压囊进行挤压。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顶部为圆弧状,所述弹性层和密封层之间为紧密贴合,便于给人们的使用带来便利。
优选的,所述固定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粘黏带,且粘黏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强带,所述粘黏带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粘黏层,便于对固定带进行使用时放脱落或崩开。
优选的,所述粘黏带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粘黏带以固定带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便于对固定带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粘黏带的高度小于固定带的高度,所述加强带为锥状,便于加强粘黏性。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次性粘贴式颈外静脉充盈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粘贴式颈外静脉充盈带,通过设置的固定带、空槽、伸缩垫、挤压囊、囊皮、弹性层和密封层,便于对人们对固定带进行挤压充盈时,便于对挤压囊进行防破裂,便于对挤压囊进行防护,同时减少人们的财产损失,避免人们对固定带进行使用时使得挤压囊进行破裂,降低装置的使用效率,不便于人们对装置进行使用。
2、该粘贴式颈外静脉充盈带,通过设置的粘黏带、加强带和粘黏层,便于对固定带进行使用时放脱落或崩开,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便捷,使得装置的实用性得到了提升,避免固定带进行崩开需要重新使用新的固定带进行使用,增加人们的财产损失,不便于人们对装置进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165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烤盘生产加工的原料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家具用免漆板倒角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