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高层建筑屋顶卸料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16764.3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52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祥;李锡明;张海龙;陈硕晖;张应杰;李德辉;候雪丽;于宗飞;巫振弘;孟岩;王立岗;石文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金隅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1/16 | 分类号: | E04G2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刘培君 |
地址: | 10004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层建筑 屋顶 卸料 平台 | ||
1.一种超高层建筑屋顶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平台(1),所述承托平台(1)水平搭设于主体结构(10)楼顶上,其底部通过若干排钢立柱与主体结构(10)固定相连,其迎风一侧设置有防风挡墙(8),其背风一侧对应主体结构(10)卸料通道的位置开设有卸料口(3),且卸料口(3)及承托平台(1)周侧均通过防护栏杆(2)封闭;所述钢立柱包括格构钢柱(4)和箱型钢柱(5),所述格构钢柱(4)贴设在防风挡墙(8)背风一侧,其底端与主体结构(10)焊接相连,其中部通过第一转换节点(6)与承托平台(1)固定相连,其顶端高于承托平台(1)并与防风挡墙(8)顶端齐平,所述箱型钢柱(5)对应格构钢柱(4)的纵向位置设于防风挡墙(8)背风一侧的承托平台(1)处,其底端与主体结构(10)焊接相连,其顶端通过第二转换节点(7)与承托平台(1)固定相连,同一纵列中的格构钢柱(4)和箱型钢柱(5)随着与防风挡墙(8)水平距离的增大而变短,且箱型钢柱(5)柱身长度的变化与主体结构(10)楼顶的倾斜程度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屋顶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托平台(1)包括呈网格状纵横交叉布设的框架主梁(11),所述框架主梁(11)于第一转换节点(6)或第二转换节点(7)处相交并通过第一转换节点(6)或第二转换节点(7)连为一体,其格点内部按横向和纵向加密布设有分担次梁(12),所述分担次梁(12)与框架主梁(11)或分担次梁(12)之间通过高强螺栓(9)固定相连,且框架主梁(11)和分担次梁(12)上方满铺有平台面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屋顶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梁(11)采用工字钢制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屋顶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节点(6)包括中心箱柱(61),所述中心箱柱(61)的四条竖棱位置分别固定有一根支撑边柱(63),且其箱体的四块立板中部对应焊接有四块竖向设置的连接耳板(66),所述支撑边柱(63)顶底两端均延伸至中心箱柱(61)之外,且其顶端两端分别焊接有一块承托垫板(64),所述承托垫板(64)水平设置,其靠近中心箱柱(61)的一侧与支撑边柱(63)之间焊接固定有若干块加劲板(6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超高层建筑屋顶卸料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节点(6)的承托垫板(64)和连接耳板(66)分别通过高强螺栓(9)与格构钢柱(4)的肢件和框架主梁(11)的腹板固定相连,所述中心箱柱(61)的顶板和底板均延伸至其立板之外形成一段连接檐板(62),所述连接檐板(62)与框架主梁(11)的翼板通过楔形垫板(67)焊接相连,且楔形垫板(67)对应设置在连接檐板(62)与框架主梁(11)翼板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金隅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金隅地产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1676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