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焊接机器人的移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25161.X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33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田克武;田富宇;张盛祖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弘昂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润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27 | 代理人: | 孟庆强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焊接 机器人 移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焊接机器人的移动装置,属于焊接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焊接机器人主体,所述焊接机器人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安装座的外部,所述焊接机器人主体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杆、第二螺纹杆和万向轮的配合使用,可以将焊接机器人主体整体进行抬高,从而使万向轮与桌面进行接触,使得万向轮可以在地面上进行移动,方便焊接机器人主体进行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自动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焊接机器人的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控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自动焊接机器人从60年代开始用于生产以来,其技术已日益成熟,自动焊接机器人可以提高焊接的稳定性和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了工人的操作技术的要求。
小型的自动焊接机器人在使用时,通常都是放置在工作台上,随后通过固定螺栓对焊接机器人进行固定,当焊接的工件大于焊接机器人的焊接范围时,则需要对焊机机器人进行移动。
但是人员对焊接机器人进行移动时,通常都是直接将焊接机器人进行搬运,但是焊接机器人的重量较大,人员在搬运时,会浪费大量的体力,使焊接机器人的移动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自动焊接机器人的移动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涉及的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焊接机器人的移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焊接机器人的移动装置,包括焊接机器人主体,所述焊接机器人主体的底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底端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位于安装座的外部,所述焊接机器人主体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
可以将万向轮移动至外界,从而使万向轮对地面进行支撑,使焊接机器人主体可以通过万向轮进行移动,从而无需工作人员在工作台上搬运焊接机器人主体,使焊接机器人主体的移动更加省力和方便。
优选的,所述滑动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螺纹杆,所述连接块套接在第一螺纹杆的外部,所述限位槽的内部设置有第二螺纹杆,所述安装杆套接在第二螺纹杆的外部,所述安装杆与第二螺纹杆螺纹连接;
可以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带动安装块进行移动,通过第二螺纹杆带动安装杆进行移动,同时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皆具有螺纹自锁结构,可以使万向轮的支撑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端设置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的外部设置有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与第二传动轮传动连接;
可以使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之间进行传动,从而使安装块上升的同时,安装杆带动万向轮下降,完成安装块和万向轮之间的交换。
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外部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限位槽的内部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限位槽与安装杆相互适配;
可以使安装杆在限位槽内部滑动的稳定性更好,同时限位槽对安装杆进行转动限位,从而使第二螺纹杆可以正常的带动安装杆进行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的螺纹互为相反设置,且安装块和万向轮为交错设置;
可以使万向轮在移动的时,安装块不会与桌面接触形成阻挡,同时安装块在固定时,安装槽不会与桌面接触发生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弘昂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弘昂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251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金属波纹管焊接装置
- 下一篇:民用建筑外立面空调机位节点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