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勒耳口罩及防护套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26400.3 | 申请日: | 2022-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6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胡兴文;白宇鹏;崔金鹏;周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星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A41D27/00;A41F17/00;A41D13/00;A62B18/02;A62B18/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刘锋 |
地址: | 261502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勒耳 口罩 防护 套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勒耳口罩及防护套装,涉及口罩技术领域。防勒耳口罩包括罩体和两个挂耳带,两个所述挂耳带上均设置有护耳件,在使用时两个挂耳带套于两耳上,利用护耳件的弧形贴合面很好地与耳根贴合,避免了挂耳带直接与耳根接触产生勒耳等不适感。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挂耳带设计长度的情况下,采用护耳件从挂耳带与耳根的线接触调整为面接触,减缓了挂耳带短导致的勒耳问题,提高口罩佩戴的舒适度;由于挂耳带一部分位于护耳件的背面,可以针对性的对挂耳带的有效长度进行调整,以保证口罩佩戴时的防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勒耳口罩及防护套装。
背景技术
口罩作为一种卫生用品,佩戴后可以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起到阻碍有害气体、粉尘、病毒、细菌及飞沫等作用,从而保证口罩外面的物质不被人体口鼻所吸收。口罩发挥良好的过滤效果的重要前提之一是口罩与佩戴者面部形成最大程度的贴合,从而确保外界物质最小程度的从口罩边缘进入口鼻的可能。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口罩在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耳带绳的长度与弹性,寻找较佳的长度和弹性组合,从而确保口罩达到厂家宣称的防护效果。但由于每个人的耳鼻间距是不同的,当此间距偏小时,使用者佩戴同款口罩就会出现耳带过于松的情况,从而口罩的防护效果就有可能达不到厂家宣称的防护效果,这给佩戴者带来较大的潜在风险。当此间距偏大时,使用者佩戴同款口罩就会出现耳带过于紧、勒耳的情况,长时间佩戴时,佩戴者耳根部会出现明显疼痛、不舒服,严重者会出现头疼等症状。
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勒耳口罩及防护套装,旨在提高口罩佩戴时的舒适度,减缓挂耳带短导致的勒耳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勒耳口罩,包括罩体和两个挂耳带,两个挂耳带分别连接于罩体相对的两端,两个挂耳带上均设置有护耳件,每个护耳件均具有用于贴合耳根的弧形贴合面和与弧形贴合面相对的背面,且每个护耳件均具有第一连接端和与第一连接端相对的第二连接端,每个护耳件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均连接于对应的挂耳带上,以使挂耳带的一部分位于护耳件的弧形贴合面的一侧,另一部分位于护耳件的背面的一侧。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护耳件靠近第一连接端处设置有第一连接孔,在护耳件靠近第二连接端处设置有第二连接孔,两个挂耳带均从对应的护耳件上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穿过。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护耳件为弧形长方体结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位于靠近护耳件的背面的短边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护耳件的背面上设置有用于卡固挂耳带的卡固组件,以调节挂耳带位于护耳件的背面一侧部分的长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护耳件上的卡固组件包括用于卡固挂耳带的定位凹槽。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凹槽包括椭圆形凹槽,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均位于椭圆形凹槽的长轴端点处。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定位凹槽还包括第一连接凹槽和第二连接凹槽,第一连接凹槽的两端分别为椭圆形凹槽的长轴端点,第二连接凹槽的两端分别为椭圆形凹槽的短轴端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护耳件上的卡固组件包括用于卡固挂耳带的多个凸起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凸起部均为中空的槽状。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护套装,包括前述实施方式中任一项的防勒耳口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星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星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26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天线支架、机壳组件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轮胎振动模态自动化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