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拉伸涤纶复合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30031.5 | 申请日: | 2022-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716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睿;姜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华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0 | 分类号: | B32B9/00;B32B9/04;B32B27/30;B32B27/02;B32B27/08;B32B27/36;B32B27/40;B32B17/02;B32B17/06;B32B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聂颖 |
地址: | 2153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拉伸 涤纶 复合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抗拉伸涤纶复合面料,其防紫外线层、防水层之间设置有面料基层,防紫外线层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层和聚丙烯腈纤维层,防水层包括三聚氰胺纤维层和过氯乙烯纤维层,复合涤纶纤维进一步包括涤纶纤维基丝,沿涤纶纤维基丝的圆周外壁依次螺旋缠绕有第一抗菌聚酯纤维和第二抗菌聚酯纤维,且第一抗菌聚酯纤维和第二抗菌聚酯纤维之间交错叠加,位于第一抗菌聚酯纤维、第二抗菌聚酯纤维相背于涤纶纤维基丝的一侧且沿圆周方向设置缠绕有一抗腐蚀纤维,沿着抗腐蚀纤维相背于涤纶纤维基丝的一侧圆弧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一抗撕扯纤维和若干个第二抗撕扯纤维。本实用新型在纵向、横向两个方向上提高了涤纶纤维基丝的抗拉伸强度,扩大了面料基层的可形变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涤纶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拉伸涤纶复合面料。
背景技术
涤纶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学纤维,具有较多优异性能,应用广泛,其使用量在合成纤维中占比最大,但由于其亲水性差、使用中易产生静电,影响其面料应用性能。为提升涤纶纤维制品的产品品质,可采用涤纶超细纤维为原料进行涤纶类纺织品加工。在染整加工中,通过碱法开纤或减量加工,结合磨毛整理,可得到手感柔软、吸水优良的涤纶纤维制品,且可以减轻涤纶织物易产生静电积累的现象。此外,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丰富,消费者不仅对涤纶面料的手感及抗菌性有一定的要求,对面料是否具有防水、抗拉伸等复合功能也提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拉伸涤纶复合面料,该抗拉伸涤纶复合面料既避免涤纶纤维基丝自身不具备抗菌性能导致产品容易发霉产生异味的缺陷,还在纵向、横向两个方向上提高了涤纶纤维基丝的抗拉伸强度,扩大了面料基层的可形变范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抗拉伸涤纶复合面料,包括:由若干根复合涤纶纤维编织而成的面料基层、防紫外线层和防水层,所述防紫外线层、防水层之间设置有面料基层,所述防紫外线层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层和聚丙烯腈纤维层层,所述防水层包括三聚氰胺纤维层和过氯乙烯纤维层;
所述复合涤纶纤维进一步包括涤纶纤维基丝,沿所述涤纶纤维基丝的圆周外壁依次螺旋缠绕有第一抗菌聚酯纤维和第二抗菌聚酯纤维,且所述第一抗菌聚酯纤维和第二抗菌聚酯纤维之间交错叠加,位于第一抗菌聚酯纤维、第二抗菌聚酯纤维相背于涤纶纤维基丝的一侧且沿圆周方向设置缠绕有一抗腐蚀纤维,沿着所述抗腐蚀纤维相背于涤纶纤维基丝的一侧圆弧表面设有若干个第一抗撕扯纤维和若干个第二抗撕扯纤维,所述第一抗撕扯纤维和第二抗撕扯纤维之间经纬交错编织。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纳米二氧化钛层和聚丙烯腈纤维层之间、三聚氰胺纤维层和过氯乙烯纤维层之间均采用硝酸纤维粘合剂进行连接。
2.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抗菌聚酯纤维、第二抗菌聚酯纤维反向螺旋设置。
3.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抗撕扯纤维、第二抗撕扯纤维均为等距排列。
4.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抗撕扯纤维和第二抗撕扯纤维为聚氨酯纤维。
5. 上述方案中,所述抗腐蚀纤维为玻璃纤维。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华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华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30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置物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铺设复合不燃材料的陶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