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的石油管道用密封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46907.5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559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于明旭;崔亮亮;陈渝杭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宏利汽配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21/00 | 分类号: | F16L21/00;F16L55/045;F16L29/00 |
代理公司: | 嘉兴华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84 | 代理人: | 孙艳 |
地址: | 314200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渗漏 石油 管道 密封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渗漏的石油管道用密封件,涉及石油管道密封件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主体为环形结构,且固定座为金属材质,并且固定座共设有两处,两处固定座分别用于进液与出液,且两处固定座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流量计A和流量计B,流量计A和流量计B分别用于检测进液和出液的流量,解决现有的在进行密封作业时缺乏有效的渗漏警示作业,进而存在着局限性的问题,通过快速的启动安装在固定座外侧的电机对安装在电机底侧传动轴外侧的挡板进行转动驱动,并通过挡板对位于左侧的固定座的快速封闭来截断石油的输送工作,有效的避免了因石油在经过管道连接处时出现泄漏而导致引发危险的问题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管道密封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防渗漏的石油管道用密封件。
背景技术
石油管道即输油管道,是由油管及其附件所组成,并按照工艺流程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油泵机组,设计安装成一个完整的管道系统,用于完成油料接卸及输转任务,而石油管道在进行装配时为需要多根管道连接构成才能完成对石油的输送工作,进而在连接处就需要用到相应的密封件来防止石油渗漏。
而现有的密封件在对石油管道进行密封作业时,往往为直接套接在管道的外部进行限位,使得其缺乏有效的缓冲空间,在当使用输送时往往会因为石油的压力而对管道造成冲击,进而会降低管道的使用寿命,以及在进行密封作业时缺乏有效的渗漏警示作业,进而存在着局限性。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防渗漏的石油管道用密封件,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渗漏的石油管道用密封件,以解决现有的在进行密封作业时缺乏有效的渗漏警示作业,进而存在着局限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渗漏的石油管道用密封件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防渗漏的石油管道用密封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主体为环形结构,且固定座为金属材质,并且固定座共设有两处,两处固定座分别用于进液与出液,且两处固定座的内部分别安装有流量计A和流量计B,流量计A和流量计B分别用于检测进液和出液的流量,并且流量计A和流量计B电性相连接,其中位于左侧的固定座的外侧安装有电机。
进一步的,每处所述固定座的外侧呈直线阵列固定连接有两处限位座,限位座为环形结构,且两处限位座的外侧套接有密封套,密封套为内部中空的锥台形结构,且限位座与密封套共同组成了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套的外周面上呈环形阵列固定连接有连接柱,连接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固定套,固定套为环形结构,且固定套的内部呈环形阵列拧接有调节杆,调节杆的数量与位置均与导柱相匹配,且调节杆中靠近导柱的一侧安装有接近开关,并且调节杆中远离导柱的一侧安装有蜂鸣器,当导柱处于与接近开关靠近接触状态下,蜂鸣器处于蜂鸣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座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骨,支撑骨呈环形阵列固定连接在限位座的内侧位置,并且支撑骨位于密封套的内侧位置,当密封套内有石油经过状态下,支撑骨处于随密封套膨胀扩张状态,且支撑骨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导柱,导柱穿过密封套,并凸出密封套。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的底端安装有传动轴,且电机底端所安装的传动轴向下穿过固定座,并凸出固定座,电机底端所安装的传动轴外侧安装有挡板,挡板用于封闭固定座,且电机与流量计A和流量计B电性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流量计B检测到与流量计A所检测到的数据出现差异状态下,电机处于对挡板驱动,并将固定座封闭状态,电机与挡板共同组成了对固定座的截流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宏利汽配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宏利汽配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46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