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外设拉杆的墩身钢模板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52938.1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03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胡雪峰;曾金河;柳祖徽;苗健;李怡霏;刘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2 | 分类号: | E01D19/0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襄阳市襄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2223 | 代理人: | 李富维;罗绍军 |
地址: | 43006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设 拉杆 墩身钢 模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设拉杆的墩身钢模板,包括:墩身,由至少2个墩身本体组成;设置在所述墩身本体外表面上的模板件,包括对拉模板、与2个所述对拉模板拼接的外侧模板以及与2个所述对拉模板拼接的内侧模板;对拉件,用于将对拉模板固定在所述墩身本体外表面上;收紧件,用于将内侧模板和对拉模板拼接后收紧。本实用新型设有对拉件、收紧件和横连件等多个部件,能保证内侧模板的稳定和牢固;整个装置使用方便,有利于加快施工效率,能够保证门式墩身的施工质量;同时能够反复使用,减少了材料的投入,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设拉杆的墩身钢模板。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桥梁墩身施工中,为确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钢模板结构的安全性,需要在钢模板上开圆孔,穿入对拉螺杆对模板进行对拉固定。对于特殊形式的桥梁墩如门式墩来说,由于外侧为弧形,结构形式相对于一般的桥梁墩较为特殊,使得内侧模板难以通过常规的在钢模板上开圆孔穿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固定,常会对施工效率产生一定影响。因此,研究一种方便对内侧模板进行固定的墩身钢模板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设拉杆的墩身钢模板,以解决门式墩的内侧模板难以通过常规的在钢模板上开圆孔穿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固定,常会对施工效率产生一定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外设拉杆的墩身钢模板,包括:
墩身,由至少2个墩身本体组成;
设置在所述墩身本体外表面上的模板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墩身本体相对两侧上的对拉模板、设置在所述墩身本体外侧并与2个所述对拉模板拼接的外侧模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墩身本体内侧并与2个所述对拉模板拼接的内侧模板;
对拉件,用于将对拉模板固定在所述墩身本体外表面上;
收紧件,用于将内侧模板和对拉模板拼接后收紧。
作为优选,所述外侧模板呈半圆形,所述外侧模板由2个大小相同的弧形模板拼接而成。
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模板、对拉模板和内侧模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连接边框;利用外部螺栓贯穿所连接边框将2个所述弧形模板之间、弧形模板与对拉模板之间以及对拉模板和内侧模板之间拼接。
作为优选,所述对拉模板和内侧模板的外表面上分别上下间隔固定设置2个槽钢,且2个所述槽钢的腹板相互靠近。
作为优选,所述对拉件包括对拉螺杆、对拉垫板和对拉双螺帽,所述对拉螺杆贯穿所述墩身本体和对拉模板且其两端从2个所述槽钢之间穿出;所述对拉垫板在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1个且所述对拉垫板的内侧抵接在所述槽钢上;所述对拉双螺帽在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分别以螺纹配合的方式设置1个且所述对拉双螺帽的内端抵接在所述对拉垫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对拉件间隔设置多个。
作为优选,所述收紧件在所述内侧模板和对拉模板的拼接处分别设置1个,包括收紧卡具、收紧螺杆、收紧垫板和收紧双螺帽,所述收紧卡具设置2个,其中1个固定在所述对拉模板的2个槽钢上、1个固定在所述内侧模板的2个槽钢上;所述收紧螺杆贯穿所述2个收紧卡具;所述收紧垫板在所述收紧螺杆的两端分别设置1个且所述收紧垫板的内侧抵接在所述收紧卡具上;所述收紧双螺帽在所述收紧螺杆的两端分别以螺纹配合的方式设置1个且所述收紧双螺帽的内端抵接在所述收紧垫板上。
作为优选,所述收紧卡具为“L”型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529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