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装置及其定子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56389.5 | 申请日: | 2022-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62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郭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6 | 分类号: | H02K1/16;H02K3/28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闫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装置 及其 定子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马达装置及其定子。马达装置包含一壳体、一定子以及一转子。定子设置于壳体内。定子具有一铁芯绕件及一线组。铁芯绕件具有3N个设置槽,并且相邻的N个设置槽定义为一绕线部位。其中,N为正整数。线组设置于铁芯绕件上。线组包含多组绕线及一连接线。多组绕线缠绕于3N个设置槽。位于任一个绕线部位中的多组绕线的一端共同形成一共端。连接线电性耦接三个共端。转子设置于壳体内。转子能配合定子而转动,并且转子具有2M个永磁件,其中M为正整数。据此,定子的工艺时间缩短且能减少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制冷设备的马达装置及其定子。
背景技术
现有马达于制作过程中,三组线圈是各别同时缠绕于定子上的每个槽(即,每组线圈同时缠绕多个槽),并且三组线圈的线尾共同接成一共线结点。然而,线圈线径越粗或每组线圈股数越多,会导致前述共线结点过大而让人员安装困难,进而发生“耗时、耗材以及每槽线圈高度增加”等缺点,尤其是马达满足“低反电动势”时的线圈设计最为明显。
于是,本发明人认为上述缺陷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科学原理的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马达装置及其定子。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马达装置,所述马达装置包括:一壳体;一定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定子包含:一铁芯绕件,具有3N个设置槽,并且相邻的N个所述设置槽定义为一绕线部位,其中N为正整数;及一线组,设置于所述铁芯绕件上,所述线组包含:多组绕线,缠绕于3N个所述设置槽,并且位于任一个所述绕线部位中的多组所述绕线的一端共同形成一共端;及一连接线,电性耦接三个所述共端;以及一转子,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子能配合所述定子而转动,并且所述转子具有2M个永磁件,其中M为正整数。
优选地,多组所述绕线的导体截面积及所述连接线的导体截面积不小于1.9平方毫米。
优选地,多组所述绕线及所述连接线是由铜、或铝至少其中一个制成。
优选地,所述连接线通过N/3个所述共端并联多组所述绕线。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公开一种马达装置的定子,适用低电压特性,所述定子包括:一铁芯绕件,具有3N个设置槽,并且相邻的N个所述设置槽定义为一绕线部位,其中N为正整数;以及一线组,设置于所述铁芯绕件上,所述线组包含:多组绕线,缠绕于3N个所述设置槽,并且位于任一个所述绕线部位中的多组所述绕线的一端共同形成一共端;及一连接线,电性耦接三个所述共端。
优选地,多组所述绕线的导体截面积及所述连接线的导体截面积不小于1.9平方毫米。
优选地,多组所述绕线及所述连接线是由铜、或铝至少其中一个制成。
优选地,所述连接线通过N/3个所述共端并联多组所述绕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马达装置及其定子,能通过“位于任一个所述绕线部位中的多组所述绕线的一端共同形成一共端”以及“所述连接线电性耦接多个所述共端”的设计,使所述定子的工艺时间缩短且能减少成本。
为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附图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马达装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组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线组的另一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智精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563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定位功能的U盘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数控液压剪板机的余料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