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漏液检测及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87286.5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79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冯晓港;朱义坤;王雷;郜延朋飞;陈小坡;邓成;张华;张源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21/12 | 分类号: | G08B21/12;G08B7/06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王聚才 |
地址: | 454191***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液检测及处理系统,包括安装在管道连接处的套筒、与所述套筒密封连接用于对泄漏的液体进行处理的液体处理单元、与所述套筒密封连接用于对挥发的气体进行处理的气体处理单元、安装在套筒内底部用于检测液体是否泄漏的漏液检测装置、用于在发生漏液时报警的报警装置以及用于分别控制液体处理单元、气体处理单元、报警装置以及漏液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并为其供电的电控装置,电控装置分别与液体处理单元、气体处理单元以及漏液检测装置电性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漏液检测及处理系统可以在检测出泄漏的液体后第一时间报警,提醒现场工作人员,并及时地对泄漏液体以及泄漏液体挥发的气体进行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漏液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漏液检测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成本低,运输量大,运输稳定的管道运输是化工生产过程重要的流体物质的运输工具,被大量应用在工业生产中。对于管道运输来说管道的连接处往往是最容易发生泄漏的地方,一旦发生泄漏,不仅会损失原料,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会对泄漏附近的设备产生腐蚀,对于容易挥发的液体来说,挥发出的气体不仅严重影响了工作环境,同时也增加了火灾的风险,因此对于易泄漏的管道连接处设置报警系统对于安全生产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现有技术中存在能够检测出泄漏的液体并发出报警信号的装置,但是不能对泄漏液体进行及时的处理,如果泄漏出的液体为易挥发液体,挥发出的气体会对现场工作人员产生危害。例如公开号为CN212482800U的中国专利申请说明书中公开的一种液体泄漏的监测装置,包括喉箍本体,喉箍本体的底部两侧固定安装有接水槽,接水槽的表面设置有液体传感器,喉箍本体的顶部侧面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喉箍本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滑槽。该装置通过液体传感器和在温湿度传感器来实时监控检测连接管法兰处是否腐蚀损坏存在泄漏的情况,并通过设有信息处理箱、处理器警示灯和蓄电池使得装置在检测异常情况时便于通过物联网及时远程提醒智能终端监控人员,并由警示灯的闪烁显示便于查找装置位置进行检修。但是该装置并未设置处理装置,不适合用于易挥发液体泄漏的检测。因此需要开发一种不仅能够检测出漏液进行报警还能对泄漏的液体进行及时处理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仅能够检测出漏液进行报警还能对泄漏的液体进行及时处理的漏液检测及处理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漏液检测及处理系统,包括安装在管道连接处的套筒、与所述套筒密封连接用于对泄漏的液体进行处理的液体处理单元、与所述套筒密封连接用于对挥发的气体进行处理的气体处理单元、安装在套筒内底部用于检测液体是否泄漏的漏液检测装置、用于在发生漏液时报警的报警装置以及用于分别控制液体处理单元、气体处理单元、报警装置以及漏液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并为其供电的电控装置,电控装置分别与液体处理单元、气体处理单元以及漏液检测装置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口,所述套筒的顶部设置有排风口,气体处理单元通过排风口与套筒密封连接,液体处理单元通过排液口与套筒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处理单元包括通过套筒底部的排液口与套筒密封连接的排液管道,安装在排液管道上并与电控装置连接的用于控制排液管道通断的排液口电磁阀。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处理单元包括与电控装置连接的排风装置、排气管道,其中排风装置通过排气管道密封连接至所述套筒顶部的排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电控装置包括为每个工作单元供电的电源模块和用于控制液体处理单元和气体处理单元的工作状态的控制模块以及电控箱体,其中控制模块包括可编程控制器,排液口电磁阀继电器以及排风装置继电器,电源模块分别通过排液口电磁阀继电器、排风装置继电器与排液口电磁阀、排风装置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将套筒吹干的吹扫装置、所述套筒顶端还设置有入风口,吹扫装置通过套筒顶端的入风口与套筒密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872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