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张力无纸筒玻纤纱放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90394.8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35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增福;顾小峰;李龙;孙浩辉;李益鑫;张晨曦;施健成;李健;倪鑫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深远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1/00 | 分类号: | B65H71/00;B65H49/20;B65H49/36;B65H57/14;B65H59/06;B65H59/00;B65H59/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王丽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张力 无纸筒玻纤纱 放线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张力无纸筒玻纤纱放线结构,包括:多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放线涨紧组件连接,所述放线涨紧组件用于实现无纸筒玻纤纱主动放线,所述驱动组件与跳舞轮电连接,通过所述跳舞轮的位置变化控制驱动组件的转速;解决了无纸筒玻纤纱放线时张力不稳定导致玻纤纱纤维断裂的技术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光缆产品的机械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光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张力无纸筒玻纤纱放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朝着更高速率、更低时延、更低功耗的方向迈进。5G承载网架构也与4G承载网络架构有所不同,4G承载网络架构通常采用BBU(远端射频模块)和RRU(遥控射频单元--通常习惯'遥控单元')两级架构,而5G将演进为DU(分布单元)、CU(集中单元)和AAU (有源天线单元)三级结构,相应的承载网架构可分解为前传、中传和回传网络,且在DU与AAU前传段需要更多的无线射频拉远光缆来支持网络建设。无线射频拉远光缆的主要特点是高强度的非金属加强,玻纤纱(俗称玻纤纱)则为无线射频拉远光缆最常使用的非金属加强件,不仅能确保光纤传输性能的稳定性且具有重量轻、阻燃、易剥离、高柔软性、耐腐蚀、耐高温、吸湿小等优良性能。
但是传统光纤光缆采用有纸筒玻纤纱放线制备,有纸筒玻纤纱的价格昂贵,光纤光缆制备的原材料的生产成本较高;而且玻纤纱在使用传统放线机构时存在放线张力不稳定,因玻纤纱单丝外径极其微小且本身硬脆,耐磨性较差,其特殊的扁平结构导致在放线过程极易出现玻纤单丝扭转现象,这样使得光缆外径波动、壁厚偏差,内部排布不均,导致后续施工过程中受到人为或者器件压力导致光纤变形,严重的会导致光纤断裂,导致影响光缆外表面的圆整度及降低光缆机械性能,降低通讯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张力无纸筒玻纤纱放线结构,解决了无纸筒玻纤纱放线时张力不稳定导致玻纤纱纤维断裂的技术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光缆产品的机械性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恒张力无纸筒玻纤纱放线结构,包括:多个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通过连接件与放线涨紧组件连接,所述放线涨紧组件用于实现无纸筒玻纤纱团主动放线玻纤纱,所述驱动组件与跳舞轮电连接,通过所述跳舞轮的位置变化控制驱动组件的转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张力无纸筒玻纤纱放线结构,解决了无纸筒玻纤纱放线时张力不稳定导致玻纤纱纤维断裂的技术问题,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光缆产品的机械性能。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跳舞轮包括:模拟量传感器,所述模拟量传感器与处理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与驱动组件控制器电连接,所述驱动组件控制器用于控制驱动组件转速。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模拟量传感器通过支撑板与摆杆轴承座连接,所述模拟量传感器与感应块连接,所述感应块与摆杆轴承座连接,所述摆杆轴承座与档杆一端连接,所述档杆另一端与低摩擦玻璃气缸连接,所述摆杆轴承座与摆杆主轴连接,所述摆杆主轴通过摆臂与导轮连接,所述跳舞轮通过摆杆轴承座与箱本体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线涨紧组件的外围设有无纸筒玻纤纱团,所述放线涨紧组件设置于箱本体内并与所述箱本体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放线涨紧组件包括:手柄,所述手柄通过顶套与活动铰座连接,沿着所述活动铰座外围周向设有多个移动铰座,所述活动铰座通过活动件与所述移动铰座连接,所述活动铰座通过弹性组件与定位盘一面连接,所述定位盘另一面通过主轴与连接件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件包括:连杆,所述连杆一端通过第一销轴与所述活动铰座连接,所述连杆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与所述移动铰座连接。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包括:暖风机,所述暖风机与所述放线涨紧组件相对应且相互配合以能够对无纸筒玻纤纱团进行预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深远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深远海洋信息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903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家居出入安全系统
- 下一篇:含锂黏土浸出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