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水中单轴拉伸徐变试验可重复使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90585.4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9121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庄维;黄耀英;徐小枫;丁倩;李泽鹏;余正源;何一洋;徐世媚;邵成羽;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04;G01N3/08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易书玄 |
地址: | 443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水中 拉伸 试验 重复使用 装置 | ||
一种混凝土水中单轴拉伸徐变试验可重复使用装置,它包括混凝土徐变拉伸仪,所述混凝土徐变拉伸仪的上下工作台分别安装有连接座,两个桶状罩壳开口相对的设置于上下连接座处,盛水罩为两端开口的环形,贴合的套设在两个罩壳的外部,且底端与下方的罩壳密封连接,使混凝土待测试件能够在水中养护,在水中进行加卸载实验,而且拆装方便,盛水罩为两端开口的环形,贴合的套设在两个罩壳的外部具有良好防渗效果,盛水罩的下端与罩壳密封连接,在实验时,盛水罩与上方的罩壳产生相对位移,盛水罩不会内破坏,可以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水中单轴拉伸徐变试验可重复使用装置。
背景技术
徐变是混凝土材料固有的特性,也是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要特别考虑的因素之一。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DL/T5150-2001)给出了混凝土拉伸徐变试验的推荐方法和装置。目前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中的徐变试验推荐装置主要是在标准养护条件下(温度20℃、相对湿度95%)或直接裸露在环境空气中进行,实际上水工混凝土结构会周期性或经常性受到水的影响,因此,研究水中混凝土的徐变特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需要设计经济有效的混凝土水中徐变试验装置。
现有的技术是通过对包裹在试件表面的毛巾或布上加水来维持试件周围环境湿度,但这种操作不仅费时费力,并且水量不均匀,对实验的精度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有研究人员对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长方形透明塑料板在试件周围拼接成一个无盖的透明塑料套筒,接缝和底部用石蜡或黄油进行密封防渗。但该方法进行接缝密封防渗时效果不够理想,往往出现装置漏水状况,且装置不能重复使用,后期拆除过于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在水中养护混凝土试件,在水中进行加卸载,而且拆装方便,具有良好防渗效果的同时可以重复使用的混凝土水中单轴拉伸徐变试验可重复使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混凝土水中单轴拉伸徐变试验可重复使用装置,它包括混凝土徐变拉伸仪,所述混凝土徐变拉伸仪的上下工作台分别安装有连接座,两个桶状罩壳开口相对的设置于上下连接座处,盛水罩为两端开口的环形,贴合的套设在两个罩壳的外部,且底端与下方的罩壳密封连接。
所述上下罩壳通过待测试件分别固定在上下连接座处。
所述待测试件两端面分别预埋有螺杆,上方的罩壳穿过待测试件上方的螺杆放置在待测试件的上端面,下方的罩壳穿过待测试件下方的螺杆,通过密闭螺母压在待测试件的下端面;所述连接座设有带内螺纹的突出部,待测试件通过两端的螺杆分别与上下连接座的突出部连接固定;所述密闭螺母与待测试件下方的螺杆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
所述密封结构为套设在待测试件下方的螺杆上的橡胶圈或橡胶垫。
所述盛水罩为塑料膜或带有伸缩节的塑料环。
所述混凝土徐变拉伸仪底部设有减震装置。
所述减震装置为弹簧柱。
所述盛水罩底端与下方的罩壳通过聚脲防水密封连接。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两个桶状罩壳开口相对的设置于上下连接座处,盛水罩为两端开口的环形,贴合的套设在两个罩壳的外部,且底端与下方的罩壳密封连接,使混凝土待测试件能够在水中养护,在水中进行加卸载实验,而且拆装方便,具有良好防渗效果,在实验时,盛水罩与上方的罩壳产生相对位移,盛水罩不会内破坏,可以重复使用;另外盛水罩为贴合的套设在两个罩壳的外部,因此在往盛水罩中逐渐加入水时,也不会因为水的压力造成盛水罩褶皱、坍塌。
2、混凝土待测试件两端面分别预埋有螺杆,利用与待测试件相结合的方法固定罩壳和盛水罩,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盛水罩与下部罩壳形成盛水容器,待测试件下方的螺杆连接处设有密封结构防止渗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905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化海洋垃圾回收船
- 下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混凝土高效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