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隧道收敛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198519.1 | 申请日: | 2022-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30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何铁;杨峰;王喜超;唐健清;王金红;张兆同;曹育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G01C7/0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倪静 |
地址: | 200434 上海市虹口***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收敛 变形 自动化 监测 系统 | ||
1.一种隧道收敛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收敛监测断面上设置且拼接的多个管片分别对应设置的监测部,用于测量所述收敛监测断面的收敛变形相关监测数据;其中,所述收敛变形相关监测数据包括:管片倾斜数据、管片间裂缝数据以及错台变化数据;
在所述收敛监测断面上设置的无线数据采集网关,且与各监测部连接,用于对各监测部供电以及传输各监测部所测量的收敛变形相关监测数据至监测平台,以供对所述收敛监测断面进行收敛变形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收敛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监测部包括:
对应当前管片与下一管片的拼接处附近设置的倾斜测量部件、裂缝测量部件以及错台测量部件;
其中,所述倾斜测量部件、裂缝测量部件以及错台测量部件通过通信总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收敛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测量部件,包括:第一倾斜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第一转动角度数据;其中,第一转动角度数据用于测量对应当前管片的管片倾斜数据;所述裂缝测量部件,包括:第二倾斜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第二转动角度数据;其中,第二转动角度数据用于测量当前管片与下一管片之间的管片间裂缝数据;所述错台测量部件,包括:第三倾斜测量模块,用于测量第三转动角度数据;其中,第三转动角度数据用于测量当前管片与下一管片之间的错台变化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收敛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测量部件通过倾斜监测支架安装于当前管片一端;所述裂缝测量部件通过裂缝监测支架安装于当前管片与下一管片拼接缝两侧间,且与当前管片内面平行安装;所述错台测量部件通过错台监测支架安装于当前管片与下一管片拼接缝一侧,且与当前管片内面平行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隧道收敛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测量部件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一倾斜测量模块;所述裂缝测量部件包括:第二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二倾斜测量模块;所述错台测量部件包括:第三控制模块,电性连接并控制所述第三倾斜测量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隧道收敛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测量部件、裂缝测量部件以及错台测量部件分别包括:温度传感模块,用于采集温度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隧道收敛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通过一根通信总线将无线数据采集网关以及各监测部中的倾斜测量部件、裂缝测量部件以及错台测量部件串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收敛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数据采集网关与监测平台的通信方式包括:WIFI、NBIOT、4G、5G、LORA通信中的一种或多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隧道收敛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裂缝监测支架以及错台监测支架包括:L型的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供分别固定设置于当前管片与下一管片上;
所述第一固定件,具有第一外表面,所述第一外表面设有轴部;所述第二固定件,具有第二外表面;所述第二外表面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朝向第一固定件的一侧具有支撑面;所述裂缝测量部件以及错台测量部件与所述轴部连接并能以其为轴进行转动,且所述裂缝测量部件以及错台测量部件供搭接至所述支撑面,以随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间距变化而沿所述支撑面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隧道收敛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总线包括:RS485总线或CAN总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1985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竹木成型机的夹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正三轮摩托车储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