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路阀和装载机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05860.5 | 申请日: | 2022-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358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队;迟峰;王永;常鸿;朱博;王世东;牛肇;时少雷;厉兆虎;赵团国;张晓朵;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E02F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李强 |
地址: | 276000 山东省临***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路阀 装载 液压 系统 | ||
1.一种多路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设有转斗阀杆(350)、动臂阀杆(310)和浮动补油阀(130),所述转斗阀杆(350)设有转斗收斗腔和转斗卸料腔,所述转斗收斗腔用于与转斗油缸(303)的大腔连通,所述转斗卸料腔用于与转斗油缸(303)的小腔连通;所述动臂阀杆(310)设有动臂上升腔和动臂下降腔;所述动臂上升腔用于与动臂油缸(301)的大腔连通,所述动臂下降腔用于与所述动臂油缸(301)的小腔连通;
所述浮动补油阀(130)与所述转斗卸料腔连通,用于为所述转斗油缸(303)的小腔补油;所述浮动补油阀(130)与所述动臂下降腔连通,用于为所述动臂油缸(301)的小腔补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设有背压阀(410)、第一回油油道(T1)和第二回油油道(T0),所述第一回油油道(T1)经所述背压阀(410)与所述第二回油油道(T0)连通,所述第二回油油道(T0)与油箱连通;所述转斗油缸(303)大腔的回油与所述第一回油油道(T1)连通,所述动臂油缸(301)大腔的回油与所述第一回油油道(T1)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补油阀(130)包括第一单向阀(131),所述第一单向阀(131)设有第一单向阀芯(133)和第一补油腔(c1),所述第一单向阀芯(133)上设有第一阻尼孔(rc1),所述第一阻尼孔(rc1)与所述第一补油腔(c1)连通,且所述第一阻尼孔(rc1)与所述转斗卸料腔连通,以使所述转斗油缸(303)大腔的回油一部分开启所述第一单向阀(131),经所述第一补油腔(c1)到达所述转斗卸料腔中,为所述转斗油缸(303)的小腔补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补油阀(130)包括第二单向阀(135),所述第二单向阀(135)设有第二单向阀芯(136)和第二补油腔(pf),所述第二单向阀芯(136)上设有第二阻尼孔(rc2),所述第二阻尼孔(rc2)与所述第二补油腔(pf)连通,且所述第二阻尼孔(rc2)与所述动臂下降腔连通,以使所述动臂油缸(301)大腔的回油一部分开启所述第二单向阀(135),经所述第二补油腔(pf)到达所述动臂下降腔中,为所述动臂油缸(301)的小腔补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浮动补油阀(130)包括浮动阀(140),所述浮动阀(140)与所述第二单向阀(135)连接,用于在得到先导浮动信号时,使动臂浮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阀(140)包括第一阀芯(143)和浮动腔室(cf),所述阀体上设有第一油道(c2)和第二油道(ft),所述第一油道(c2)与所述第二补油腔(pf)连通,所述第一油道(c2)经浮动腔室(cf)与所述第二油道(ft)连通,所述第二油道(ft)与所述第二回油油道(T0)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阀(140)还包括第一柱塞(141)和第一复位弹簧(145),所述浮动腔室(cf)位于所述第一阀芯(143)远离所述第一柱塞(141)的一端,所述第一复位弹簧(145)与所述第一阀芯(143)连接,且位于所述浮动腔室(cf)内,所述浮动腔室(cf)经所述第一阀芯(143)与所述第二油道(ft)连通,所述第一柱塞(141)用于与先导控制油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内设有内部油道,所述内部油道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二油道(ft)与所述第一分段连通,所述第三分段与所述第二回油油道(T0)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路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阀(140)采用锥阀,所述浮动阀(140)、所述第一单向阀(131)和所述第二单向阀(135)集成为一体,所述浮动阀(140)与所述第二单向阀(135)之间设有密封圈(14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0586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正畸支抗钉植入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智能辅助远程控制系统的拖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