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移动式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13960.2 | 申请日: | 2022-05-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61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项大学;邱学尧;沈玉明;王跃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C02F1/52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徐玲菊;蒋文睿 |
地址: | 650000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移动式 沉淀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移动式沉淀池,包括其上设进液管和出液管的池体,其特征在于池体由多块侧板及底板围成上大下小的锥形体,池体顶部为敞口,池体侧板上设有多个管道插孔,多个管道通过法兰在池体侧板上的管道插孔处进行内外连接,池体侧板顶部设有若干提手或挂扣。可方便地通过侧板、底板围成的池体,在降低重量、减少成本的同时,可方便地通过人工或者吊车移动池体,以便重复使用,顶部大敞口的锥形体池体可以相互叠放,便于运输和存放,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重量轻、成本低、沉淀分离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沉淀池,特别是一种便于安装的移动式沉淀池,属于有色冶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矿企业的施工废水种含有大量泥沙等污染物,若不处理直接排放会污染受纳水体,同时泥沙进入沟渠或管道还会造成淤积、堵塞等问题。当前施工废水多采用在沉淀池内沉淀的方式进行泥沙分离,这就需要沉淀池具备一定的防渗能力,否则容易出现渗水导致的水土流失问题,甚至发生坍塌等事故。而现有沉淀池都采用砖混结构,不仅建设周期长,而且建造成本也较为昂贵,难以重复使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沉淀池采用砖混结构,存在施工周期长,且无法重复使用的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移动式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安装的移动式沉淀池,包括其上设进液管和出液管的池体,其特征在于池体由多块侧板及底板围成上大下小的锥形体,池体顶部为敞口,池体侧板上设有多个管道插孔,多个管道通过法兰在池体侧板上的管道插孔处进行内外连接,池体侧板顶部设有若干提手或挂扣,以便通过侧板、底板围成的池体,在降低重量、减少成本的同时,可方便地通过人工或者吊车移动池体,以便重复使用,顶部大敞口的锥形体池体可以相互叠放,便于运输和存放。
所述侧板设为相互连接的多块,每块侧板沿顶部边缘向底部内侧设为倾斜板,以便围成上大下小的多边锥形体池体。
优选的是,侧板设为前、后、左、右四块围成的四边锥形体。
所述底板设为水平板,其形状与侧板围成的底部形状相适应。
所述管道插孔设为多个,并根据需要设于任意侧板的任意高度上,以满足进、出液需求。
优选的是,管道插孔设为两个,并分别设于相向侧板上部,其中一个设为进液管插孔,另一个设为出液管插孔。
所述进液管包括设于池体外部的水平管,以及设于池体内的由水平向下弯折成竖直的L形内管,L形内管的水平端与水平管端部通过法兰在进液管插孔处相互连接,L形内管的竖直端位于池体下部,以便通过L形内管起到消能作用的同时,将需要沉淀分离的液体送入池体中。
所述出液管设为外置水平管,其内端通过法兰与出液管插孔相连接,外端与外部的排水管相连,以便排出固液分离后的水。
所述池体顶部敞口处设有向内凹的凹台,凹台上卡入安全网,以方便拆卸安全网,同时通过安全网确保人、畜安全。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及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通过侧板、底板围成的池体,在降低重量、减少成本的同时,可方便地通过人工或者吊车移动池体,以便重复使用,顶部大敞口的锥形体池体可以相互叠放,便于运输和存放,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重量轻、成本低、沉淀分离效果好等优点。实为一理想的沉淀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昆明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139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簧机的出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陶瓷产品烘干、烧制一体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