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浸油的气雾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34040.9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85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太;陈时凯;邓冬和;欧阳结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0/40 | 分类号: | A24F40/40;A24F40/46;A24F40/48;A24F40/10 |
代理公司: | 深圳政科创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80 | 代理人: | 谢庚生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松岗街道潭头社区松岗大道1号厂房1栋101-20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浸油 发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浸油的气雾发生装置,其包括:外壳;套壳,套壳下部设置烟气通道、储油仓,储油仓的下部装设有雾化芯;支架装设于外壳,支架的上部和套壳的下部扣合,支架的上部向下开设一主气道和一感应气道,主气道位于雾化芯的下方,感应气道位于雾化芯的侧边,且感应气道的顶部高于雾化芯的下表面,支架的上表面还开设一储液槽,储液槽位于感应气道的侧边,储液槽的上表面高于主气道的上表面,储液槽的上表面低于感应气道的上表面,支架的下部装设有气流传感器,气流传感器连通感应气道的下部。当有烟油或者冷凝液出现时,烟油会流向低处空隙位置,防止烟油进入感应气道,导致气流传感器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浸油的气雾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一次性电子烟作为烟草的替代品,深受广大吸烟者的喜爱,其主要包括烟弹和壳体,壳体内装有支架,支架中装设有电路板、电池,电路板连接电池,烟弹中装设有雾化芯、储油仓,雾化芯连接电路板,储油仓的烟油通过导油棉进入到雾化芯,进而将烟油雾化,雾化后的烟油通过烟嘴上部的烟嘴流出;烟弹的底座开设入气口,烟弹和烟嘴之间设置管体,雾化芯装设于所述管体,管体的侧边开设进油孔,储油仓的烟油通过进油孔流向雾化芯,雾化芯的引线通过管体的底部引出,再连接电路板。支架的上表面设置进气道,进气道向下开设感应气道,感应气道连通咪头,咪头连接电路板。
这种烟弹在使用时,一般是将烟弹装设于壳体上部的收纳空间,壳体侧边开设进气孔,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孔流入,通过烟弹和之间的进气道水平流动,通过入气口流入管体,将雾化芯加热的烟气带走,烟气从烟嘴流出。芜湖县在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冷凝液也会沿着如入气口向下流动,沿着进气道进入感应气道,导致咪头损坏,进而导致电子烟不能正常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浸油的气雾发生装置,其具有防止烟油向下流动进入感应气道的特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具有防浸油的气雾发生装置,其包括:
一外壳;
一套壳,装设于外壳的上部,所述套壳下部设置一烟气通道,所述烟气通道向上延伸并连通位于套壳上部的烟嘴,所述套壳设置一储油仓,所述储油仓的下部具有开口,所述开口装设有雾化芯;
一支架,装设于外壳,所述支架的上部和套壳的下部扣合,所述支架的上部向下开设一主气道和一感应气道,所述主气道位于所述雾化芯的下方,所述感应气道位于所述雾化芯的侧边,且感应气道的顶部高于所述雾化芯的下表面,所述支架的上表面还开设一储液槽,所述储液槽位于所述感应气道的侧边,储液槽的上表面高于主气道的上表面,储液槽的上表面低于感应气道的上表面,支架的下部装设有气流传感器,所述气流传感器连通感应气道的下部。
所述套壳包括一主体,所述主体烟上下方向开设一储油仓,所述储油仓的上部装设一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开设一注油孔和一过气孔,所述注油孔连通所述储油仓,所述过气孔连通烟气通道。
所述注油孔内装设一密封塞,所述过气孔连通烟嘴。
所述主体的下部开设一收容槽,所述收容槽内装设一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中空,所述第二密封件内装设雾化芯。
所述主体向下延伸一卡边和一卡缘,卡缘位于卡边的外侧,所述第二密封件装设于所述卡边内,所述卡缘卡扣所述支架的外侧。
所述支架包括自内向外依序设置的一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第四凸起,所述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第四凸起的高度依次递增,所述主气道沿上下方向贯穿第一凸起,所述储液槽自第二凸起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所述感应气道自第三凸起的上表面向下开设,所述第四凸起位于支架的外边缘。
所述第三凸起位于所述卡边和卡缘之间,且所述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四凸起的上表面高于所述卡边的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尔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340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板材焊接的装夹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量化耐冲击汽车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