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齿桩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47183.3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605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杜鹏;刘晓玲;周德泉;陈子昕;符奥成;林赞河;席亮;刘万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口经济学院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5/48;E02D5/66;E02D15/0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海曙钧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1 | 代理人: | 代宇琛 |
地址: | 571127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预制齿桩,它包括混凝土预制桩身和用于隔断预制桩身与地层的通长钢护筒;通长钢护筒底环面设有多个截齿;预制桩身侧面设有多个预制凸齿;预制桩身内预埋有通长的第一补浆管,第一补浆管的出口位于预制桩身底端;预制桩身内预埋有第二补浆管和多根分支补浆管,多根分支补浆管入口均与第二补浆管连通,多根分支补浆管出口位于预制桩身侧面的不同高度。该预制齿桩能适应土层和岩层的地质条件且确保外凸于桩侧的齿形状规则标准、尺寸统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桩侧带齿的预制齿桩。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桩基施工技术获得了更为广阔的推广和应用。而伴着建筑施工水平的提升,对桩基的承载力及抗沉降水平自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行业内主要是采用在桩侧成齿的方式来增大桩侧摩阻力,从而实现提升桩基承载力和抗沉降水平的目的。具体的说,现有技术一般是在成孔后,利用可伸缩的刮刀在桩孔孔壁旋转切削出对应形状的环形或半环形槽,然后用常规方式下钢筋笼浇捣混凝土,混凝土硬化后在桩孔孔壁预留的环形或半环形槽内形成外凸于桩侧的齿。
但现有技术桩侧成齿的方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首先,该方式的适应性不广,主要适用于土层,而刮刀很难在坚硬的岩层中切削出槽,而实际施工地质条件复杂,经常遭遇到土层岩层交杂的状况,上述施工方式难以为继;况且,即便仅针对土层而言,孔壁土体并不稳固,即便有泥浆护壁,但刮刀成槽时刮擦切削动作造成的扰动往往会加大孔壁和槽壁土体坍塌的概率,导致后期浇捣桩体混凝土后外凸环形齿的形状不规则,尺寸不统一,对桩侧摩阻力的增益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适应土层和岩层的地质条件且确保外凸于桩侧的齿形状规则标准、尺寸统一的预制齿桩。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预制齿桩,它包括混凝土预制桩身和用于隔断预制桩身与地层的通长钢护筒;通长钢护筒底环面设有多个截齿;预制桩身侧面设有多个预制凸齿;预制桩身内预埋有通长的第一补浆管,第一补浆管的出口位于预制桩身底端;预制桩身内预埋有第二补浆管和多根分支补浆管,多根分支补浆管入口均与第二补浆管连通,多根分支补浆管出口位于预制桩身侧面的不同高度。
采用以上结构的预制齿桩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配置了通长的钢护筒且钢护筒底端设有截齿,故利用动力头将钢护筒旋压至桩底,再利用筒钻将钢护筒内掏干净,即将钢护筒内的碎渣或碎土排出;就能将预制桩身顺利下放至钢护筒内;再拔出钢护筒,此时土层范围内的桩孔孔壁土体回弹抵住预制桩身而岩层范围内的桩孔孔壁则不回弹,故对不同地层作针对性处理,并根据岩层在下土层在上的地层分布规律,利用通长的第一补浆管直接从桩底向上注浆,以填充岩层范围内的预制桩身侧面与桩孔孔壁的间隙;并利用第二补浆管,由多根分支补浆管向外注浆,以填充土层范围内的预制桩身侧面与桩孔孔壁的间隙;且由于土层回弹过程可能会完全缩径而堵死隔断浆液上下扩散的通道,所以在第二补浆管上设置了多个分支补浆管,从不同高度的多个出口多点补浆,确保将土层范围内桩身与孔壁的间隙全部填满;这样,确保预制桩身与桩孔孔壁充分贴合,保证了桩侧摩阻力的有效传递。
由以上分析可知,由于预制桩身和预制凸齿均是在桩孔外预先制备成型的,其成齿过程无需在孔壁刮擦成槽,故排除了孔壁坍塌的不利影响,确保预制桩身每个凸齿的形状规则、尺寸统一;且同样由于本申请的凸齿的成型过程不再需要在桩孔孔壁切削成槽,故增强了不同地层的适应性,不管是土层还是岩层中均能施工作业,克服了现有技术只能在土层中成齿作业的局限性;况且,正是由于两种不同的补浆管的存在,针对性的用水泥浆填补了土层或岩层与桩身侧面的间隙,从而确保了桩身及凸齿与桩孔孔壁接触充分、贴合紧密,因此有效提高了桩体的侧摩阻力,进而有效增强了桩基的承载力及抗沉降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口经济学院,未经海口经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4718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