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呆端子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61114.8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89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雷桂杰;韦银涛;龚木红;蔡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52 | 分类号: | H01M50/552;H01R13/6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薛学娜 |
地址: | 448000 湖北省荆***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子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呆端子及电池。该防呆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其中,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接线件,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防呆凸台,第一接线件上设有第一防呆部,第一防呆凸台与第一防呆部插接。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接线件,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防呆凸台,第二接线件上设有第二防呆部,第二防呆凸台与第二防呆部插接。且第一防呆凸台无法与第二防呆部匹配以及第二防呆凸台无法与第一防呆部匹配。上述防呆端子,能够避免连接排或接线端子与电池的正负极接反,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呆端子及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芯能量密度的提升,储能电池的能量密度也越来越大,端子作为储能电池的重要连接件,对其的过流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储能电池一般采用快插端子和穿墙端子,但由于快插端子成本较高,而穿墙端子价格较便宜,所以穿墙端子的使用更为普遍。
现有的穿墙端子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结构相同,因此,在使用连接排或接线端子将两个储能电池箱连接时,容易出现接反的情况而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防呆端子,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呆端子,能够避免连接排或接线端子与电池的正负极接反,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呆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端子,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接线件,所述第一壳体上设有第一防呆凸台,所述第一接线件上设有第一防呆部,所述第一防呆凸台与所述第一防呆部插接;
第二端子,包括第二壳体和第二接线件,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第二防呆凸台,所述第二接线件上设有第二防呆部,所述第二防呆凸台与所述第二防呆部插接;
所述第一防呆凸台和所述第二防呆部无法匹配,所述第二防呆凸台和所述第一防呆部无法匹配。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呆凸台与所述第二防呆凸台的形状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呆凸台为圆柱形,所述第二防呆凸台为方柱形。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呆凸台和所述第二防呆凸台均设有若干,且所述第一防呆凸台与所述第二防呆凸台的数量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呆凸台和所述第二防呆凸台均设有若干,若干所述第一防呆凸台围设形成第一防呆结构,若干所述第二防呆凸台围设形成第二防呆结构,所述第一防呆结构和所述第二防呆结构的形状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呆凸台和所述第二防呆凸台均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防呆凸台之间的距离与两个所述第二防呆凸台之间的距离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呆部和所述第二防呆部均为盲孔,所述第一防呆凸台与所述第一防呆部的插接深度和所述第二防呆凸台与所述第二防呆部的插接深度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接线件上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一壳体螺纹连接;
所述第二接线件上设有第二连接孔,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壳体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防呆凸台与所述第一螺栓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防呆凸台与所述第二螺栓之间的距离不同。
可选地,所述第一端子还包括第一穿墙铜排,所述第一穿墙铜排与所述第一接线件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相对的两端面,且所述第一穿墙铜排与所述第一接线件通过所述第一螺栓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未经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611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