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粘式多功能胸带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62696.1 | 申请日: | 2022-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11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13/14 | 分类号: | A61F13/14;A61M2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王勇 |
地址: | 10001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粘式多功能胸带,涉及医用康复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穿戴于患者胸部的前开扣式上背心和连接于前开扣式上背心的前开扣式下带体,所述前开扣式下带体包括连接于前开扣式上背心的连接带、多根一端固定于连接带的带体以及多根粘扣,多根所述带体不少于四根且为偶数根,均置于连接带的两端,且所述带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魔术贴,连接带同一端的两根所述带体之间形成有供引流管伸出的缝隙,所述粘扣粘接于带体外侧,且引流管从粘扣和带体之间穿过。本实用新型具有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胸带穿脱不便,对引流管的固定效果不佳,不便观察伤口和引流管,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且浪费医疗用品的问题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康复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粘式多功能胸带。
背景技术
腔镜手术之后,常会在前胸肋缘下或腋窝下形成伤口,为对伤口形成保护,利于治疗的作用,多采用胸带进行固定包扎,同时,在伤口处固定引流管进行引流。
现有技术中,胸带多采用普通织布和弹性绷带组合的方式制成。使用时,将绷带固定于患者后背,而绷带正好包覆于患者手术部位,对伤口的固定效果有限,检查伤口时需要将胸带完全取下,完全暴露患者隐私;同时,连通于引流管的引流装置不便固定,引流管被紧紧绷在胸带内,接触于患者皮肤,易造成皮肤受损,如受压部位出现水泡或压力性的损伤,且引流管有部分脱出时,也不易观察到,则需将引流管暴露在胸带外,只能将引流管从弹力绷带之间拉出来,极不方便,不便固定,进而,现有技术中常采用粘贴在患者皮肤上的粘扣进行引流管的固定,这种粘贴方式会给患者造成不适,且粘贴部位有限,极易粘贴到伤口需要消毒的区域,每次医生换药以后都需要重新固定引流管路,造成了医疗用品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粘式多功能胸带,其可改善现有技术中存在胸带穿脱不便,对引流管的固定效果不佳,不便观察伤口和引流管,影响治疗效果和患者的舒适度,且浪费医疗用品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自粘式多功能胸带,其包括穿戴于患者胸部的前开扣式上背心和连接于前开扣式上背心的前开扣式下带体,所述前开扣式下带体包括连接于前开扣式上背心的连接带、多根一端固定于连接带的带体以及多根粘扣,多根所述带体不少于四根且为偶数根,均置于连接带的两端,且所述带体的另一端设置有魔术贴,连接带同一端的两根所述带体之间形成有供引流管伸出的缝隙,所述粘扣粘接于带体外侧,且引流管从粘扣和带体之间穿过。
优选的,所述前开扣式上背心包括背心本体、设置于背心本体上的暗扣以及设置于背心本体上的口袋,所述口袋用于放置连通于引流管的引流装置。
优选的,所述暗扣设置为多个,且分列为多排。
优选的,所述背心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引流管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位于口袋开口的上侧。
优选的,最下方的一个所述带体上固定有挂带,所述挂带用于挂设引流袋。
优选的,所述连接带固定于前开扣式上背心下摆。
优选的,所述前开扣式上背心内侧设置有滑带,所述滑带竖向设置且两端固定于前开扣式上背心;所述前开扣式下带体设置于前开扣式上背心内侧,所述连接带设置有供滑带穿过的开口,并竖向滑动连接于滑带。
优选的,所述前开扣式上背心外侧设置有扣背标识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医院,未经北京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626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纵向的通廊加固系统
- 下一篇:一种预制筒体的密封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