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绝缘阻抗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64214.6 | 申请日: | 2022-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87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昱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9 | 分类号: | G01R31/389;G01R27/02;G01R31/12;G01R1/04;G01R1/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绝缘 阻抗 测试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绝缘阻抗测试装置,包括有绝缘底座,设置于绝缘底座上的极耳探针和两个铝塑膜探针;极耳探针和铝塑膜探针均包括有导体,极耳探针的导体用于与锂电池的负极耳接触连接,两个铝塑膜探针的导体用于与铝塑膜封印边的铝层接触连接。测试时,软包锂离子电池的负极耳、铝塑膜中铝层均采用接触的方式与探针的导体连接,避免损伤铝塑膜,且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绝缘阻抗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软包锂离子电池外壳采用的铝塑膜通常由三层材料复合而成,从外至内分别为保护层、铝层和耐腐蚀层。电芯入铝塑膜后会经过顶侧封、注液封口、化成后终封等工序。在这些工序中铝塑膜PP胶层如出现过压、热辐射等因素会破坏铝塑膜的耐腐蚀层。负极耳与铝塑膜中的铝层绝缘性差,使得负极——铝塑膜铝层形成导电回路,这种电子短路会同电解液发生电化学反应进一步腐蚀铝塑膜,影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甚至引发安全事故。因此,软包锂离子电池终封后需要测试极耳与铝塑膜铝层的绝缘性,极耳是否与铝塑膜铝层导通,直接影响软包锂离子电池绝缘性,进而影响软包锂离子电池的良品率。
软包锂离子电池铝塑膜采用绝缘测试仪进行测试:测试仪的一根探针连接在电池极耳处,另一根探针刺入铝塑膜中铝层连接,由绝缘测试仪显示的阻值判断极耳与铝层之间的绝缘阻抗。
这种测试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操作繁琐,不便于快速测试出电池绝缘阻抗值;2、探针需要刺穿铝塑膜才能形成测试回路,这样做不但会破坏铝塑膜完整性,而且由于人工操作无法确定探针刺入铝塑膜的程度,如探针未刺入并接触铝层,会造成绝缘阻抗误判,增加了电芯绝缘风险;3、仪器探针测试电芯位置不固定,绝缘值存在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绝缘阻抗测试装置,与软包锂离子电池的负极耳、铝塑膜中铝层均采用接触的方式进行连接,避免损伤铝塑膜,且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绝缘阻抗测试装置,包括有绝缘底座,设置于绝缘底座上的极耳探针和两个铝塑膜探针;所述的极耳探针和铝塑膜探针均包括有导体,极耳探针的导体用于与锂电池的负极耳接触连接,两个铝塑膜探针的导体用于与铝塑膜封印边的铝层接触连接。
所述的绝缘底座上设置有水平滑轨,极耳探针和两个铝塑膜探针均位于水平滑轨其中一端的侧方,水平滑轨上滑动设置有电池定位槽,电池定位槽为顶端开口的槽壳结构,电池定位槽朝向极耳探针和两个铝塑膜探针的侧壁设置为开口结构。
所述的绝缘底座上设置有三个弹簧组件,每个弹簧组件均包括有竖直安装板和弹簧,竖直安装板固定于绝缘底座上,弹簧的一端与竖直安装板固定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对应极耳探针或铝塑膜探针的导体绝缘连接。
所述的极耳探针和两个铝塑膜探针均包括有弹簧连接板和绝缘安装板,绝缘安装板固定于弹簧连接板上,弹簧的另一端与弹簧连接板固定连接,导体的内端固定于绝缘安装板上,导体的外端水平朝向电池定位槽。
所述的导体的外端上固定有卡托,卡托是由两个L型托板组成,两个L型托板水平部分的端头相对,两个L型托板的竖直部分分别固定于导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两个L型托板的水平部分均固定于导体的外端面上且两个L型托板的水平部分之间留有间隙从而形成卡槽结构,锂电池的负极耳或铝塑膜封印边的铝层伸入到对应卡托的卡槽内与导体接触。
所述的卡托的两个L型托板其竖直部分上均设置有探针接线孔。
所述的绝缘底座为电木底座。
所述的电池定位槽外包覆有铁氟龙绝缘胶层。
所述的导体为红铜块,所述的绝缘安装板为聚四氟乙烯板,所述的卡托为铝合金卡托。
所述的极耳探针位于两个铝塑膜探针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6421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斜面混凝土浇筑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照明设备的单元件调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