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动轴承的主动供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65122.X | 申请日: | 202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2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潘旭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亚微精密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10 | 分类号: | F16C33/10;F16N7/38 |
代理公司: | 金华大器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45 | 代理人: | 陈玉芬 |
地址: | 32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动 轴承 主动 供油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滑动轴承的主动供油系统,属于滑动轴承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滑动轴承油腔内贮油量不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主轴、套设在主轴外周的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主体内圆柱面上沿周向均匀开有若干油腔,油腔内储存有润滑油,所述轴承主体上还开有若干能与上述油腔一一对应的主动供油孔,主动供油孔与油腔连通,所述供油系统还包括供油装置,该供油装置通过主动供油孔向油腔内供油。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轴承主体上设置主动供油孔,供油装置通过主动供油孔向油腔内主动供油,解决了动压系统油腔内贮油量不足的问题,解决了由于贮油量不足导致油腔内进入空气产生气泡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滑动轴承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滑动轴承的主动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用于机床主轴的滑动轴承主要有:静压轴承、动压轴承、动静压轴承。
高精度机床主轴的轴承一般采用动静压轴承,主轴在起步和停止时,利用静压油腔的静压力来支撑主轴,轴承与主轴之间无接触;主轴高速转动时,由动压油腔的动压力来支撑轴承。主轴在转动工作时,静压油腔供油不足,周向回油槽易进空气产生气泡,气泡被压扁后会破裂,会对主轴和轴承产生冲击,造成主轴和动静压轴承损坏并造成刚性不足等问题。
申请号为CN202123220893.5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三油楔式动压轴承,动压轴承的内圆柱面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三个圆弧形油楔槽,油楔槽内储存有润滑油,转轴外周浸在润滑油内,当转轴高速转动时,由于润滑油具有粘性,润滑油会贴着转轴表面被带到收敛面中,当带入收敛空间的油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在收敛面所形成的油膜就会产生支承负载的液体压力,从而将轴芯与轴承内部的两个摩擦面分开,并通过油膜产生润滑,实现液体摩擦。但是这种结构的动压轴承,依然存在油楔槽内的贮油量不足的问题,而且主轴在起步和停止时,转速较慢,轴承与主轴之间产生硬磨擦,主轴的使用寿命会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动压轴承和动静压轴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能解决了油腔内贮油量不足供油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滑动轴承的主动供油系统,包括主轴、套设在主轴外周的轴承主体,所述轴承主体内圆柱面上沿周向均匀开有若干油腔,油腔内储存有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主体上还开有若干能与上述油腔一一对应的主动供油孔,主动供油孔与油腔连通,所述供油系统还包括供油装置,该供油装置通过主动供油孔向油腔内供油。
在上述的一种滑动轴承的主动供油系统中,所述油腔内开有供油槽,主动供油孔与该供油槽连通,所述供油槽长度与油腔长度一致,每条供油槽对应有若干个主动供油孔,若干个主动供油孔沿轴承主体轴向均匀间隔排列。
在上述的一种滑动轴承的主动供油系统中,所述油腔在轴承主体径向截面上的形状是一条渐开线,沿着主轴转动的方向油腔与主轴的间隙逐渐减小,上述供油槽、主动供油孔设置在油腔与主轴间隙的最大处。
在上述的一种滑动轴承的主动供油系统中,所述轴承主体分为动压轴承、动静压轴承,油腔分为设置在动压轴承上的动压油腔、设置在动静压轴承上的动静压油腔,动压轴承内圆柱面上沿周向均匀开设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动压油腔,所述动静压轴承内圆柱面上沿轴向均匀开有四个或四个以上且偶数个对称布置的动静压油腔。
在上述的一种滑动轴承的主动供油系统中,所述动静压油腔上开有与动静压轴承外部连通的节流孔,节流孔的数量与动静压油腔的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在上述的一种滑动轴承的主动供油系统中,所述节流孔设置在靠近供油槽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轴承主体上设置主动供油孔,供油装置通过主动供油孔向油腔内主动供油,解决了动压系统油腔内贮油量不足的问题,解决了由于贮油量不足导致油腔内进入空气产生气泡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亚微精密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亚微精密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651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四驱动能量可调连续带翼可变倾角直动式飞行器
- 下一篇:全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