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两级胶泡除尘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94988.3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25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陈迈微;辛海会;申思亮;董映仪;张馨木;张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50/40 | 分类号: | B01D50/4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李佩鸿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级 除尘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矿用两级胶泡除尘系统,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旋风除尘组件(11)、除尘室(12)、破泡组件(13)、以及负压组件(14);除尘室(12)上方设有用于产生泡沫的发泡组件,发泡组件输出端通过输送管组(25)与位于除尘室(12)内的锥形结构的喷头(51)连接;输送管组(25)内转动安装有二次发泡用的发泡网组(4),喷头(51)向下0‑60°的转动布置,并通过其上的限位组件进行角度定位。本一种矿用两级胶泡除尘系统,不仅有效提高泡沫利用率和覆尘率,极大降低能源消耗,解决含尘泡沫污染问题,而且保证喷出泡沫与含尘气流充分碰撞,提高粉尘捕捉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沫降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矿用两级胶泡除尘系统。
背景技术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每年需求仍在不断增长,地下煤矿占总体开采量超90%。大批量采掘的情况下,采煤工作面等地会产生大量粉尘。目前,采煤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产尘量激增导致粉尘爆炸几率持续增长,极大威胁井下工人的健康安全。
为了防治矿尘,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煤层注水、喷雾降尘、通风排尘、除尘器除尘等技术。这些技术在矿井防尘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缺点,如煤层注水易受煤层赋存条件限制且注水系统及封孔工艺复杂,水喷雾对呼吸性粉尘的降尘效率较低、耗水量大且喷嘴容易堵塞;
泡沫除尘作为一种新兴的除尘技术,其利用泡沫良好的润湿、覆盖作用,在抑尘方面体现了优越的性能。但现有泡沫除尘技术只是单纯将泡沫与含尘气流混合,单一的发泡使得泡沫利用效率低、含尘泡沫处理不到位,并且在使用时,泡沫喷头无法根据含尘气流的风量进行调整,存在泡沫混合不均匀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矿用两级胶泡除尘系统,不仅有效提高泡沫利用率和覆尘率,极大降低能源消耗,而且保证喷出泡沫与含尘气流充分碰撞,使得泡沫与粉尘混合更均匀,提高粉尘捕捉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矿用两级胶泡除尘系统,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连接的旋风除尘组件、除尘室、破泡组件、以及负压组件;
除尘室上方设有用于产生泡沫的发泡组件,发泡组件输出端通过输送管组与位于除尘室内的锥形结构的喷头连接;
输送管组内转动安装有二次发泡用的发泡网组,喷头向下0-60°的转动布置,并通过其上的限位组件进行角度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发泡网组包括转动安装的金属发泡网、以及圆周均匀布置在金属发泡网周侧并同一倾斜角度设置的叶片;
金属发泡网由多个横纵交叉成井字结构的金属丝组成,每个金属丝为S型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组包括一端与发泡组件输出端连接的第一输送管、一端与喷头连接的第二输送管;
第二输送管的另一端为T型结构、并与带有外螺纹的第一输送管另一端相互靠近并存有间隙;
第二输送管上滑动设有密封环,密封环通过第二输送管的T型结构限位,并螺纹与第一输送管上外螺纹相匹配,发泡网组位于第二输送管的T型结构端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通过铰接轴与输送管组端头转动连接;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安装的定位盘;
所述喷头上设置带有定位孔的定位杆,定位盘上设有多个弹性布置并与定位孔匹配的定位块,其中一个定位块在喷头转动时嵌入在定位孔内;
铰接轴上套装有带动喷头角度回位至0°状态的扭簧。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盘弧形设有多个均匀布置的盲孔,定位块活动设置在盲孔内、一端与压缩状态的弹簧接触;
盲孔端口设有对定位块限位的挡圈。
进一步的,所示定位块靠近定位孔的一侧为四棱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949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式的伺服马达专用减速器
- 下一篇:一种安全性高的煤炭卸料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