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强度轮壳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98049.6 | 申请日: | 2022-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6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吴俊德;孔庆佳;唐庆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镇江市经纬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5K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创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58 | 代理人: | 许滢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散热 强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强度轮壳,包括壳体,壳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防护罩,防护罩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孔,壳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安装孔,通过设有的散热机构,使用时,将供油管与冷却油箱接通,冷却油通过供油管输送到储油室内部,冷却油与壳体外壁接触过程中带走壳体的温度,使得对轮壳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降低轮壳及内部部件的温度,使得机械部件保持稳定运行,冷却油在吸收热量后通过循环管循环至冷却油箱中,实现循环散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强度轮壳。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轮壳为简单的一体式加工结构,安装时将部件放置在轮壳内部即可,由于壳体内部为封闭式结构无法进行快速的散热,在运行过程中内部部件自身产生较高的温度无法快速冷却,使得部件及轮壳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且传统的轮壳无法固定,导致在运行时自身及内部部件产生晃动,对部件及轮壳损伤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强度轮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现有的轮壳为简单的一体式加工结构,安装时将部件放置在轮壳内部即可,由于壳体内部为封闭式结构无法进行快速的散热,在运行过程中内部部件自身产生较高的温度无法快速冷却,使得部件及轮壳的使用寿命受到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高强度轮壳,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螺纹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中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壳体的外部固定安装有散热机构,所述壳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表面开设有若干安装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散热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壳体外部的保护罩,所述保护罩的顶部两侧均开设有通孔,其中一侧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有供油管,另一侧通孔内部固定连接有循环管,所述保护罩内壁和壳体外壁之间形成储油室,所述储油室内部储存有冷却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保护罩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散热鳍片,所述散热鳍片为铝合金材质。
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保护罩的外壁和安装座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环绕连接在安装座顶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安装座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片,所述固定片的中部开设有固定孔位,所述固定孔位的内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护罩和壳体连接处粘接有密封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防护罩的表面穿插连接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检测端穿插连接在储油室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有的散热机构,使用时,将供油管与冷却油箱接通,冷却油通过供油管输送到储油室内部,冷却油与壳体外壁接触过程中带走壳体的温度,使得对轮壳内部产生的热量进行吸收,从而降低轮壳及内部部件的温度,使得机械部件保持稳定运行,冷却油在吸收热量后通过循环管循环至冷却油箱中,实现循环散热;
(2)安装座表面固定连接的固定片用于与外部物体进行连接,通过固定片中部开设的固定孔位与外部物体表面预留孔对应后,将固定螺栓穿插在固定孔内部,使得安装座稳定安装在外部物体表面,防止轮壳整体发生晃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镇江市经纬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镇江市经纬工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980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