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1298550.2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37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芷辰;崔祁嘉;程珣;焦硕博;戴文颖;万杨;王飞;马驿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环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52 | 分类号: | C02F1/52;B01F27/90;B01D21/24;B01D2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任远高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污水处理 沉淀 | ||
1.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箱(1)、絮凝箱(7)和沉淀腔(11),所述混凝箱(1)的上端设置有入水管(3),所述混凝箱(1)的上端设置有投加管a(2),所述混凝箱(1)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a(5),所述出水管a(5)上设置有阀门a(4),所述出水管a(5)的出水端与所述絮凝箱(7)的内腔连通,所述絮凝箱(7)的上表面安装有电机(16),所述电机(16)的动力输出端与搅拌装置连接,所述搅拌装置位于所述絮凝箱(7)的内部,所述絮凝箱(7)的下端设置有出水管b(10),所述出水管b(10)与所述沉淀腔(11)连通,所述沉淀腔(11)内设置有集水区、分离区(29)和刮泥区,所述分离区(29)位于所述集水区和所述刮泥区之间,所述沉淀腔(11)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箱(7)的上端设置有投加管b(6),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转轴a(17)和搅拌杆(18),所述电机(16)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转轴a(17)连接,所述转轴a(17)上等间距错位安装有若干所述搅拌杆(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杆(18)的截面呈等边三角形,且等边三角形的尖端为受力面(19)。
4.根据权利要求2~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腔(11)的一侧设置有缓冲池(31),所述沉淀腔(11)的另一端设置有出水渠(12),所述出水管b(10)的出水端与所述缓冲池(31)的上部连通,所述沉淀腔(11)的侧壁上开设进水孔(32),所述进水孔(32)与所述缓冲池(31)连通,所述集水区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渠(1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区(29)内设置有安装杆(30),所述安装杆(30)的两端安装在所述沉淀腔(11)的内侧壁上,所述安装杆(30)呈上下分布,且所述安装杆(30)之间安装有若干斜管(2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28)与下端所述安装杆(30)之间的夹角为6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斜管(28)的截面为六边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区内倾斜设置有集水槽(25),所述集水槽(25)的两端安装在所述沉淀腔(11)的侧壁上,且所述集水槽(25)的出水端与所述出水渠(12)连通,所述集水槽(25)的两侧壁的上端开设有若干通孔(27)。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25)沿出水方向倾斜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腔(11)的底部设置有泥斗(22),所述沉淀腔(11)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板(26),所述安装板(26)上设置有电机b(24),所述电机b(24)的动力输出端与转轴b(33)连接,所述转轴b(33)的底部设置有刮泥斗(21),所述刮泥斗(21)用于将污泥刮入所述泥斗(22)内,所述泥斗(22)的侧面设置有回泥管(23),所述回泥管(23)的出料端与污泥回流泵(15)的入料端连接,所述污泥回流泵(15)的出料端通过管道a(8)与所述絮凝箱(7)连通,所述泥斗(22)的底部设置有所述排泥管(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环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环境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2985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