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管线包用母接插件及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07307.2 | 申请日: | 202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40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4 |
发明(设计)人: | 蒋健;潘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池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36 | 分类号: | H01R13/436;H01R13/11;H01R13/24;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04 | 代理人: | 刘国华 |
地址: | 2018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管线 包用母接 插件 连接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管线包用母接插件及连接器。本实用新型的机器人管线包用母接插件,包括:接插件本体,前端部具有与接插部适配插接的接插腔;以及多根弹性导电针,沿着接插腔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并且分别固定设置在接插腔的侧壁上,其中,每根弹性导电针具有朝向接插腔的内部凸起的触接部,当接插部插入至接插腔内时,触接部与接插部的外表面紧压配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轻巧,通过在接插腔的侧壁上布满远小于现有技术中弹性片的尺寸的多根弹性导电针就能实现功能的需要,有多少弹性导电针就会有多少触接线,大大增加接插面积,满足大电流导电的需求;而且,也保证了公接插件的接插部能够顺畅地插合和拔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接插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管线包用母接插件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机器人管线包是大电流导电,需要连接器中的公接插件和母接插件接插后保证在接触电阻很小的情况下,这就要求公接插件和母接插件相互接触的微观区域有足够的接触面积。否则,大电流通过公接插件和母接插件的接触点后,由于接触面积有限,会在局部产生高温,损伤连接器,甚至烧坏管线包。
目前,常规的母接插件大多采用2片、4片或6片的弹性片结构。该类母接插件与公接插件的接触面积较小,而增加其弹性片数量来保证接触面积却存在很多困难和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器人管线包用母接插件及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方案一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器人管线包用母接插件,和公接插件共同构成机器人管线包用连接器,公接插件的前端部用作接插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接插件本体,前端部具有与接插部适配插接的接插腔;以及多根弹性导电针,沿着接插腔的周向均匀间隔布置,并且分别固定设置在接插腔的侧壁上,其中,每根弹性导电针具有朝向接插腔的内部凸起的触接部,当接插部插入至接插腔内时,触接部与接插部的外表面紧压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管线包用母接插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接插腔的直径D为6.5-8.5mm,弹性导电针的直径 d为0.5-0.7mm。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管线包用母接插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弹性导电针的数量设定为m,m为内的正整数。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管线包用母接插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弹性导电针为朝向接插腔的内部凸出的圆弧状设置,弹性导电针的中间部分形成触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管线包用母接插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接插腔的侧壁上设有与多根弹性导电针一一对应并且与弹性导电针的长度相匹配的多个凹槽,弹性导电针的端部插入对应的凹槽内并与该凹槽的侧壁相抵接。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器人管线包用母接插件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其中,凹槽的长度方向与接插腔的长度方向平行或形成夹角。
方案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机器人管线包用连接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公接插件,前端部用于作接插部;以及母接插件,能够与接插部适配插接,其中,母接插件为方案一的机器人管线包用母接插件。
实用新型的作用与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池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池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073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