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阴极保护电位自动监测的智能测试桩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09642.6 | 申请日: | 2022-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48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邱金瑶;刘晶晶;张婷;杨开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邦信防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F13/22 | 分类号: | C23F13/22;C23F13/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兴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8 | 代理人: | 胡晗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花园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阴极保护 电位 自动 监测 智能 测试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阴极保护电位自动监测的智能测试桩,属于管道阴极保护监测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桩体和设于桩体内部的智能监测仪,在桩体顶部设有可拆卸的保护罩,智能监测仪位于保护罩内;在桩体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支撑柱体,所述支撑柱体的横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变大,从桩体底部穿出的线缆继续沿支撑柱体穿出。本实用新型将智能监测仪设置于桩体上方的保护罩内,减少原有可开合门的设置,减少使用过程中对桩体的损坏,此外还通过在桩体底部设置支撑柱体,增强其底部的稳固性,避免安装时需要额外使用水泥加固,施工更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阴极保护电位自动监测的智能测试桩,属于管道阴极保护监测领域。
背景技术
石油、天然气等长输管道多采用防腐层和阴极保护系统来防止其老化,形成防护延长其使用寿命。在阴极保护系统运行过程中还需要监测阴极保护电位来确定其保护效果以及其他运行参数检测。现有的阴极保护电位自动监测装置多采用智能测试桩,主要由桩体及位于桩体内部的智能监测仪组成,智能监测仪通过接线柱与不同的线缆连接至地下的参比电极和管道进行电位及其他参数测试,并通过GPRS或NB-IOT无线通信定时上传监测数据至云服务器及客户端进行结果展示,其中智能监测仪和接线柱所在的桩体对应位置处还设有可开合门用于操作和检修。
现有的智能测试桩在安装还有使用时均存在一些问题。安装时,需要先将地面开挖,再将从桩体底部穿出的线缆进行包裹并浇筑水泥使其安装稳固,但此种安装方式费时费力,不方便线缆的调整。使用时,桩体上的可开合门不够密封,会对桩体造成不良影响。可见,无论是安装还是使用,智能测试桩都还存在待改进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阴极保护电位自动监测的智能测试桩,通过优化其结构,以解决其安装和使用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用于阴极保护电位自动监测的智能测试桩,包括桩体和设于桩体内部的智能监测仪,在桩体顶部设有可拆卸的保护罩,智能监测仪位于保护罩内;在桩体的底部设有可拆卸的支撑柱体,所述支撑柱体的横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变大,从桩体底部穿出的线缆继续沿支撑柱体穿出。
进一步的,所述桩体顶面设有延伸边缘,所述防护罩的底面和延伸边缘对齐,并通过螺栓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的表面设有标识牌。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体中心开设有与桩体底面相连通的穿线通道,穿线通道内设有横向的可容纳线缆穿过的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通孔容纳一根线缆穿过。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体的底面边缘设有多个尖刺。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智能监测仪设置于桩体上方的保护罩内,减少原有可开合门的设置,减少使用过程中对桩体的损坏,此外还通过在桩体底部设置支撑柱体,增强其底部的稳固性,避免安装时需要额外使用水泥加固,施工更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智能测试桩使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柱体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支撑柱(带尖刺)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桩体1,保护罩2、支撑柱体3,线缆4,标识牌5,穿线通道6,支撑板7,通孔8,尖刺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邦信防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邦信防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096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整形装置
- 下一篇:一种合成革料纹理压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