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miniLED激光返修焊接用矩形光斑光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19530.9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61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肖向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松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064 | 分类号: | B23K26/064;B23K26/042;B23K26/073;B23K26/06;B23K26/21;B23K101/36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范三霞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miniled 激光 返修 焊接 矩形 光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miniLED激光返修焊接用矩形光斑光路系统,包括通过光路依次连接的激光光源、准直单元、能量均化模块、第一半反半透镜、多波段聚焦模块和焊接点,能量均化模块、多波段聚焦模块设置在第一半反半透镜的反射面;还包括设在第一半反半透镜透射面的成像单元,焊接点反射光经多波段聚焦模块、第一半反半透镜到达成像单元;准直单元对输入的激光准直;能量均化模块对准直的激光进行均化并整形为矩形;多波段聚焦模块将多波段矩形激光进行聚焦并出射到焊接点;焊接点对工件进行焊接;成像单元将焊接点的反射光进行成像。使用本系统输出的能量均化的矩形光斑进行焊接,通过焊接点的图像实时监控,提升了生产良率,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miniLED激光返修焊接用矩形光斑光路系统。
背景技术
Mini LED定义为:芯片尺寸介于50~200μm之间的LED器件,由Mini LED像素阵列、驱动电路组成且像素中心间距为0.3-1.5mm的单元。随着miniLED的产品大规模导入,越来越多的miniLED返修问题也同步出现。miniLED实在太小,传统的固晶设备的精度导致固晶的效果很难提升(除非大幅度降低速度),另一方面传统的回流炉方式也加剧了生产过程中的不良。
目前miniLED的良率很难控制在100个PPM以内,也就是说,手掌这么大的RGBminiLED显示屏,不良的LED数目大约在4~5个。
修复的过程分拆开来,包括:熔化芯片的焊点、移除芯片、清洗焊盘、重新点锡膏、固晶新的芯片、芯片焊接。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就是激光,使用激光来移除不良的芯片以及焊接新的芯片。
随着miniLED的尺寸越来越小,尤其到了micro的尺寸,返修设备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主要表现为:
1.普通激光的光斑一般是圆形,能量呈高斯分布。一般LED芯片是矩形的,用传统激光去焊接LED芯片,这就意味着在LED的短边,激光的能量就会直接暴露在PCB板上,造成PCB板的灼烧;高斯分布的激光能量,也意味着LED芯片的中心位置的温度会比较高,这样非常容易对LED芯片造成暗伤(尤其是红光LED芯片),导致LED芯片漏电流加大、光衰甚至死灯。
2.普通激光的加工模式一般是恒功率模式,而在miniLED的焊接中,需要的是稳定的恒温模式(需注意的是,恒功率不等于恒温,这里的恒温是恒温曲线)。恒功率模式造成在焊接过程中,高能量激光对miniLED造成损伤,低能量又会导致焊接不良;同时,因为miniLED的基板材料也不同(例如有PCB,玻璃,铝基板和陶瓷等),不同材料对温度的敏感度、对光(激光)的反射率也不一样,这就对恒温的要求会更高。
有鉴于此,需开发一种新的光路系统,以解决上述的至少一个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miniLED激光返修焊接用矩形光斑光路系统,其将能量为高斯分布的圆形激光整形为符合miniLED焊接所需的矩形光斑、并对激光的能量进行均化,提升了miniLED焊接的生产良率;通过焊接点的图像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可及时发现焊接异常并停线止损,降低了生产不良率,从而降低了产品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miniLED激光返修焊接用矩形光斑光路系统,包括通过光路依次连接的激光光源、准直单元、能量均化模块、第一半反半透镜、多波段聚焦模块和焊接点,所述能量均化模块、多波段聚焦模块均设置在第一半反半透镜的反射面;还包括成像单元,所述成像单元设置在第一半反半透镜的透射面,所述焊接点的反射光依次经多波段聚焦模块、第一半反半透镜到达所述成像单元;
所述准直单元用于对输入的激光准直;
所述能量均化模块用于对准直的激光进行均化并整形为矩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松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松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195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油化工中节能型蜡油加氢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软粘性土和砂土的取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