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壳体用连续浇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20217.7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89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军;张海峰;田向明;杜雪霞;常江平;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州市东南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5/04 | 分类号: | B22D5/04;B22D2/00 |
代理公司: | 河南新风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13 | 代理人: | 黄晶 |
地址: | 455000 河南省安阳***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器 壳体 连续 浇铸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壳体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速器壳体用连续浇铸装置。包括支架和导轨;导轨上设有多组间隔分布的浇模机构;每组浇模机构包括驱动小车和壳模;驱动小车可在导轨上滑动;相邻两个驱动小车之间通过连杆结构实现连接和转弯;支架一侧还设有储液机构,储液机构包括储液箱、浇铸管和耐高温电磁流量计;在支架上还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配置成浇铸成型后的驱动小车达到预设第一位置时,开始降温至预设第一温度,进而继续前行至预设第二位置时,开始降温至预设第二温度。本装置实现了减速器壳体浇铸成型的连续性和对减速器壳体大小匹配浇铸量一致性的控制,还实现了该装置阶段性、阶梯型有序降温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壳体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速器壳体用连续浇铸装置。
背景技术
减速器壳体的生产,在目前的现有技术中,仍然是采用浇铸一体成型的方式,但是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工人师傅都是采用浇铸模具和辅助盛装工具进行浇铸成型的,但是盛装的液体量是不一致的,缺少可控性。随着实际浇铸技术的不断改进,也出现了定量大小的浇铸勺工具进行浇铸,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减速器壳体浇铸的工作效率,但是仍然是采用人工一个一个的进行浇铸,非常影响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对工人师傅来讲,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严重制约了减速器壳体成型浇铸的高效性,大大降低了生产型企业追求成本与效益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减速器壳体用连续浇铸装置,以解决上述存在的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减速器壳体生产中自动化定量浇铸控制、无法实现减速器壳体连续性浇铸的工序,导致生产效率缓慢、浇铸液重复加热增大生产成本、减速器壳体浇铸成型后冷却降温直线下降易导致减速器壳体质量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减速器壳体用连续浇铸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减速器壳体用连续浇铸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水平分布,且上端面设有椭圆形分布的导轨;所述导轨上设有多组间隔分布的浇模机构;每组所述浇模机构包括驱动小车和用于减速器壳体浇铸成型的壳模;所述壳模为可分离的结构,且设置在驱动小车上;所述驱动小车可在导轨上滑动;最前端的驱动小车上设有驱动电机;相邻两个驱动小车之间通过连杆结构实现连接和转弯;所述支架一侧还设有储液机构,所述储液机构包括储液箱、浇铸管和耐高温电磁流量计;所述储液箱设置于支架,且内含加热电阻丝保持存储液体的流通;所述浇铸管倾斜设置于储液箱、输出端朝向壳模中心处,且二者连接处设有开关阀,所述耐高温电磁流量计设置于所述浇铸管;在所述支架上还设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配置成浇铸后的驱动小车达到预设第一位置时,开始降温至预设第一温度,进而继续前行至预设第二位置时,开始降温至预设第二温度,且保持初始位置与预设第二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初始位置与预设第一位置之间的距离的两倍。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设置于所述驱动小车行进方向的前方;且包括第一冷却结构和第二冷却结构;所述第一冷却结构包括储水箱、水泵、高压喷头;所述储水箱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支架的两侧;每个储水箱内均设置有所述水泵;所述高压喷头通过管道与水泵相连、且输出端朝向壳模。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冷却结构包括降温室、冷凝管和风机;所述降温室左右分布,且左右两侧壁分别设置有进口和出口;所述冷凝管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降温室的前、后侧壁内;所述风机设置于冷凝管的外侧且与降温室侧壁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冷却结构还包括静置回收箱;所述静置回收箱开口朝上且设置于支架下端,位置与储水箱相对应。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降温室的进口和出口处均设有遮挡帘,以保证降温室内的冷却温度。
进一步优选的,初始位置下,所述第一冷却结构和第二冷却结构之间的距离等于连杆结构的直线长度。
优选的,所述支架包括水平设置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下方的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连杆结构包括三个首尾相连的连杆,且两端的连杆一侧分别与相邻两个驱动小车相连,中间所述连杆与相邻连杆之间均通过销轴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州市东南汽配有限公司,未经林州市东南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202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盘式制动器自动清油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换向器防尘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