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热利用系统性能检测用负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24564.7 | 申请日: | 202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44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子伟;杜涛;邹芳睿;高健;耿明;张凤亮;周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新天津生态城环境与绿色建筑实验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40/90 | 分类号: | F24S40/90;F24S50/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心知意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60 | 代理人: | 赵佳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利用 系统 性能 检测 负载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利用系统性能检测用负载系统,包括换热水箱、空气冷却器、散热管路、换热管路、超声波热量表、控制器;换热水箱包括箱体和设于箱体内腔的换热盘管;散热管路将箱体和空气冷却器连接,散热管路上设有水泵;换热管路一侧与换热盘管连接,另一侧外接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用热侧管道,换热管路上设有超声波热量表;控制器接收超声波热量表的热功率信号与设定值比较,控制水泵和空气冷却器的运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负载系统能够确保系统负荷率稳定达标,解决入住率不足和集中‑分散式系统用热末端过多造成的系统负荷率难以保证的问题,提高检测效率,同时减少检测过程中水资源浪费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热利用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太阳能热利用系统性能检测用负载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碳达峰,碳中和”这一目标的提出,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2022年新实施性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中规定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由此可以预见太阳能建筑应用系统将迎来井喷式增长。然而部分工程的实际性能和利用率却令人堪忧,因此对太阳能热利用系统进行性能检测,校核太阳能保证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工程评价标准》GB/T50801-2013要求的:“测试期间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平均负荷率不应小于50%”这一必要条件。然而现场检测时由于入住率不足或集中-分散式系统用热末端过多,往往无法满足这一条件,在实际检测过程中会采取放热水,补充冷水的方法来保证负荷率,但此类方式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太阳能热利用系统性能检测用负载系统,通过换热水箱和空气冷却器,将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水冷却降温,形成负载,以满足“测试期间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平均负荷率不应小于50%”的要求,解决入住率不足和集中-分散式系统用热末端过多造成的系统负荷率难以保证,影响测试进度的难题,避免了采用补充冷水的方法来保证负荷率的方式,节约了水资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热利用系统性能检测用负载系统,包括:
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箱包括箱体和设于所述箱体内腔的换热盘管;
空气冷却器,空气冷却器是利用空气冷却热流体的换热器;
散热管路,所述散热管路包括散热管一和散热管二;所述散热管一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出水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空气冷却器进水接口连接;所述散热管二的一端与所述箱体的进水接口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空气冷却器出水接口连接;所述散热管一上设有水泵;
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包括换热管一和换热管二;所述换热管一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盘管的进口端连接,所述换热管二的一端与所述换热盘管的出口端连接,所述换热管一和所述换热管二远离所述换热盘管的一端用于外接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用热侧管道,所述换热管一和所述换热管二上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超声波热量表,所述超声波热量表用于测量所述换热管路的流量和进出口温差,计算出换热功率;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超声波热量表、水泵和空气冷却器连接,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超声波热量表的热功率信号,控制所述水泵和空气冷却器的运转。
散热管路将箱体和空气冷却器连接在一起,箱体内的水经散热管一由水泵泵入空气冷却器内进行热量交换,进而降温,再经散热管二进入箱体内,作为换热水箱的冷介质,对换热盘管内的热介质进行降温;换热管路将换热盘管与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用热侧管道连接在一起,换热盘管内的热介质与箱体内的冷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形成负载;超声波热量表可测量换热管路的流量和进出口温差,计算出换热功率,并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控制器将超声波热量表的热功率信号与设定值进行比较,控制水泵和空气冷却器的风机的运转,保证太阳能热利用系统检测过程中的负荷率满足规范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新天津生态城环境与绿色建筑实验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新天津生态城环境与绿色建筑实验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245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床主轴的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整式翻边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