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龙门机床上的油雾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25944.2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432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苏文涛;刘峰;姜楠;白旭;马俊杰;林青;陈晨;刘丽英;牛石丛;高博;季柏树;景欢;王淼;蒋琳;徐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中捷航空航天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孙玲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龙门 机床 回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龙门机床上的油雾回收装置,属于机床配件的技术领域。其结构为:在机床的主轴箱的底部设有油雾收集罩,在油雾收集罩的顶部外表面通过支架连接油雾回收主机;在油雾收集罩的外部设有导雾管,导雾管一端连接油雾回收主机的入口端,导雾管另一端与油雾收集罩内腔相通。该装置将导雾管和油雾回收主机同时设置在主轴箱底部,达到无外置管路的随动吸雾,提高了吸附油雾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龙门机床上的油雾回收装置,属于机床配件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机床都配置油雾回收装置,为了消除健康隐患,达到安全标准。当前共有两种油雾回收装置,一种是机床加工区域封闭,在封闭区外设置专用负压吸雾装置。还有一种是传统跟随式吸雾装置。
这两种吸雾方式各有利弊。封闭防护负压吸雾装置需要配备封闭防护间,成本较高,且只适于型号规格较小的机床,具有一定局限性。传统跟随式吸雾装置,由于加工区域较大,不便于配置全封闭防护间,而是在主轴前端安装开放式集雾罩,集雾罩由管路与吸雾处理装置连接,吸雾处理装置由于外形原因则安装在远离加工区的远端。这种随动式吸雾装置的开放式集雾罩虽然在近加工区,但是吸雾的动力装置设置在远端的吸雾处理装置内,故抽吸效果不理想,且在布置管线上有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龙门机床上的油雾回收装置,该装置将导雾管和油雾回收主机同时设置在主轴箱底部,达到无外置管路的随动吸雾,提高了吸附油雾的效果。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龙门机床上的油雾回收装置,在机床的主轴箱的底部设有油雾收集罩,在油雾收集罩的顶部外表面通过支架连接油雾回收主机;在油雾收集罩的外部设有导雾管,导雾管一端连接油雾回收主机的入口端,导雾管另一端与油雾收集罩内腔相通。
所述的导雾管数量为两根,油雾收集罩的两侧对称设置过渡连接块,两根导雾管分别通过过渡连接块与油雾收集罩内腔密封相通。
所述的油雾回收主机顶部设有若干过滤层;油雾回收主机的底部设有排油盒,排油盒上连接球阀。
该应用于龙门机床上的油雾回收装置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该油雾回收装置的油雾回收主机配置于近加工区,操作简单,油雾的回收效率高,油雾净化效果好;
2)油雾回收装置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多级回收,满足各种应用环境;
3)油雾回收装置可以随主轴箱移动,保证加工区废气油雾第一时间排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油雾回收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油雾回收装置的左视图。
图3为本申请油雾回收装置的俯视图。
图4为本申请油雾回收装置的应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应用于龙门机床上的油雾回收装置,在机床的主轴箱9的底部设有油雾收集罩1,油雾收集罩1安装在龙门机床主轴前端,随主轴头部移动,保证加工区产生的废气油雾第一时间排除。油雾收集罩1为广口设计,可以吸收更大面积的油雾;在油雾收集罩1的顶部外表面通过支架6连接油雾回收主机5;在油雾收集罩1的外部设有导雾管4,导雾管4一端连接油雾回收主机5的入口端,导雾管4另一端与油雾收集罩1内腔相通。油雾回收主机5启动后可直接将油雾收集罩1内的压力变小,从而实现吸收周围油雾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中捷航空航天机床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中捷航空航天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259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粪便发酵腐熟设备
- 下一篇:一种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机组回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