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井下装载机尾气过滤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34447.9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27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乐富荣;邱育田;邱小武;王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工(福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3/04 | 分类号: | F01N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铭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212 | 代理人: | 黄钦花 |
地址: | 364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装载 机尾 过滤 水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装载机尾气过滤水箱。其技术方案包括:过滤水箱本体和补水箱,补水箱靠近过滤水箱本体一侧底部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补水管,补水管远离补水箱一端与过滤水箱本体固定连接且连通,过滤水箱本体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对过滤水箱内随气流翻涌的水流进行阻隔回流,有效的减少了过滤水箱内的水流损失,避免了传统的过滤水箱喷水严重的情况,同时可以有效的实现对过滤水箱本体的自动补水,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的需要频繁的停止设备运行对过滤水箱进行加水的情况,有效的保证了设备的使用效果,提高了设备的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艺装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下装载机尾气过滤水箱。
背景技术
装载机作为一种装载和短距离运输工具,在矿山开采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装载机不仅仅应用于地面上矿石的装载和运输,在井下矿石的开采和出矿中的应用也非常广泛,由于在矿井下的空间较小,且充满易燃易爆气体,对工作在井下的工程机械有特殊的要求,若其发动机直接将尾气排出,消声器排放出来的尾气温度极高,还带有大量的火花,因此不能在易燃易爆环境下作业,所以当装载机在井下工作时,对于尾气排放的处理非常重要,所以一般会通过一个水箱对尾气进行降温和防火除尘。
传统的井下装载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左右过滤水箱喷水严重的情况,在很短的时间就会把水用完,需要频繁的停止设备的运行对过滤水箱进行加水,严重影响了设备的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井下装载机尾气过滤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井下装载机尾气过滤水箱,包括过滤水箱本体和补水箱,所述补水箱靠近过滤水箱本体一侧底部固定连接且连通有补水管,所述补水管远离补水箱一端与过滤水箱本体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过滤水箱本体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过滤水箱本体顶部一侧固定连接且连通有排气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水箱本体内壁顶部中部固定连接有消声管,所述进气管底端贯穿过滤水箱本体且与消声管固定连接且连通,所述消声管底端固定连接且连通有出气管。
优选的,所述过滤水箱本体内壁底部中部固定连接有导流罩体,所述出气管底端贯穿导流罩体且与导流罩体固定连接且连通。
优选的,所述补水管靠近过滤水箱本体一端贯穿过滤水箱本体且固定连接有浮球阀。
优选的,所述过滤水箱本体内壁中部固定连接有一号缓冲隔板,所述排气管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二号缓冲隔板,所述一号缓冲隔板和二号缓冲隔板上均均匀分布有若干圆孔。
优选的,所述补水箱顶部一侧设置有加水盖,所述补水箱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观测板,所述观测板上设置有刻度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可以有效的对过滤水箱内随气流翻涌的水流进行阻隔回流,有效的减少了过滤水箱内的水流损失,避免了传统的过滤水箱喷水严重的情况,同时可以有效的实现对过滤水箱本体的自动补水,有效的避免了传统的需要频繁的停止设备运行对过滤水箱进行加水的情况,有效的保证了设备的使用效果,提高了设备的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一种井下装载机尾气过滤水箱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一号缓冲隔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二号缓冲隔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过滤水箱本体;2、补水箱;3、消声管;4、进气管;5、出气管;6、排气管;7、一号缓冲隔板;8、导流罩体;9、补水管;10、浮球阀;11、二号缓冲隔板;12、加水盖;13、观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工(福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龙工(福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344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