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侧出极耳的新型软包模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36641.0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8816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司宗生;仝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安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25 | 分类号: | H01M10/0525;H01M50/502;H01M50/531;H01M50/204;H01M50/289;H01M50/242;H01M50/51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徐金生 |
地址: | 438408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侧出极耳 新型 模组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侧出极耳的新型软包模组结构,包括具有多个电池模块的电池模组主体;每个电池模块包括模组框架和两个电芯;电芯上下两端具有极耳;每个模组框架内放置两个电芯并通过缓冲泡棉间隔,每个模组框架左侧设置散热翅片;每个模组框架上下两端设置嵌件铝排;每个模组框架内两个电芯极耳与嵌件铝排焊接;每个模组框架在嵌件铝排上设置有铝排导向支架;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同一侧的极耳是异性极耳;多个电池模块通过模组串联铝排串联;电池模组主体两侧分别设置模组端板;每个模组端板顶部设置模组输出支座;每个模组输出支座与模组输出排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可靠,能显著提升软包电芯模组的成组效率,保证模组整体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侧出极耳的新型软包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循环使用次数多、存储时间长等优点,不仅在便携式电子设备(如移动电话、数码摄像机和手提电脑)上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以及电动工具等大中型电动设备方面,因此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随着锂电行业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对能量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常规的方形铝壳电芯的成组性能提升空间有限。而目前的软包电芯,因结构限制,在模组组装焊接过程中的效率难以提升。特别是厚度较薄的软包电芯在成组过程中的串并联组装难度更大,使得软包电芯模组的成组效率低下,不仅影响了软包电芯模组的整体生产效率,而且显著增加了软包电芯模组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双侧出极耳的新型软包模组结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侧出极耳的新型软包模组结构,包括电池模组主体;
电池模组主体包括多个电池模块;
每个电池模块包括一个模组框架、两个电芯、一个缓冲泡棉以及一个散热翅片;
每个电芯的上下两端分别具有一个极耳;
每个电池模块中的两个电芯在同一侧的极耳是同性极耳;
每个模组框架内分别放置有两个垂直分布的电芯,该两个电芯通过一个缓冲泡棉相互间隔,并且每个模组框架的左侧设置有垂直分布的散热翅片;
每个模组框架的上下两端中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嵌件铝排;
每个模组框架内两个电芯的极耳,通过激光焊与相邻的嵌件铝排相焊接固定;
对于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两者在同一侧的极耳是异性极耳;
多个电池模块通过多个模组串联铝排相串联;
电池模组主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垂直分布的模组端板;
每个模组端板朝向电池模组主体的一侧,粘贴有绝缘分隔片;
每个模组端板的顶部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一个模组输出支座;
每个模组输出支座分别通过螺栓与一个模组输出排固定连接;
每个模组输出排与相邻的模组框架上方的铝排导向支架通过激光焊接连接。
优选地,每个模组框架在每个嵌件铝排上分别设置有一个铝排导向支架,铝排导向支架与嵌件铝排相接触;
任意相邻的两个电池模块的模组框架中同一侧的两个铝排导向支架,分别通过一个模组串联铝排相连接。
优选地,电池模组主体的上部前后两侧以及下部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横向分布的侧板压条;
侧板压条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模组端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模组框架相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安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未经红安力神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366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聚合釜脱盐水加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生产氯化聚乙烯脱水干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