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管道置换用内撑碎管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1352684.8 | 申请日: | 2022-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02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发明(设计)人: | 徐亮;王晓晗;贾鹏翔;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钻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28 | 分类号: | F16L1/028;F16L1/06;B02C1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管道 置换 用内撑碎管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管道置换用内撑碎管器,包括偏心变径圆锥管、前挡套以及旋转连接头;所述前挡套与偏心变径圆锥管的开口直径较小一端连接,所述偏心变径圆锥管的开口直径较大一端设置有内管套;所述偏心变径圆锥管的变径斜面上设置有刀槽,所述刀槽内设置有内割刀,所述内割刀的刀刃位于刀块远离偏心变径圆锥管的一端并且设置有平刃部;所述旋转连接头与前挡套旋转连接。本实用新型连接在钻机或拉管机上,由钻杆驱动,来对旧管道端头处割开,从内部对旧管道进行扩撑,并将新管道穿入,实现非开挖式管道置换,降低拉拽阻力,减少能源消耗,避免卡死现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管道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管道置换用内撑碎管器。
背景技术
地下管道在到达使用年限或者出现不可修复的损坏后,需要进行置换,来确保正常的管道输送能力与安全性。
如管道铺设深度较深,或者管道尺寸较小,则采用开挖方式来进行更换,不仅费时费力,还会导致较高的施工成本与工期。因此,针对管道铺设深度较深和尺寸较小的情形,一般采用非开挖施工方式实现管道置换。
采用非开挖施工方式实现管道置换,需要将原有的旧管道撑开。现有的撑开方式多为使用扩撑结构将旧管道撑开。由于管道横截面多为圆形,扩撑结构的撑力均匀作用在圆形的管道上,会导致撑力分散,因此在拉拽时阻力较大,不仅需要较高的功率来进行驱动,能源消耗较高,还容易导致卡死现象,严重影响正常施工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设计一种地下管道置换用内撑碎管器,连接在钻机或拉管机上,由钻杆驱动,来对旧管道端头处割开,从内部对旧管道进行扩撑,并将新管道穿入,实现非开挖式管道置换,降低拉拽阻力,减少能源消耗,避免卡死现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下管道置换用内撑碎管器,包括偏心变径圆锥管、前挡套以及旋转连接头;所述前挡套与偏心变径圆锥管的开口直径较小一端连接,所述偏心变径圆锥管的开口直径较大一端设置有内管套;所述偏心变径圆锥管的变径斜面上设置有刀槽,所述刀槽内设置有内割刀,所述内割刀的刀刃位于刀块远离偏心变径圆锥管的一端并且设置有平刃部;所述旋转连接头与前挡套旋转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变径圆锥管呈中空管状结构,所述前挡套与内管套均呈圆柱筒状结构,所述前挡套与内管套的中心轴线相平行,并且前挡套的直径小于内管套。
进一步的,所述内管套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相对于内管套的中心轴线呈圆周阵列状布置。
进一步的,所述偏心变径圆锥管的中心轴线位于内割刀所在平面内;所述内割刀一端与前挡套的位置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平刃部具体位于刀刃靠近内管套的一端,所述平刃部与前挡套的中心轴线相平行。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连接头包括套体和卡环,所述套体内设置有锥螺纹孔,所述卡环同轴设置在套体末端并且与前挡套相卡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地下管道置换用内撑碎管器,通过设置的偏心变径圆锥管、前挡套、内管套、内割刀以及旋转连接头的综合利用,旋转连接头连接在钻机或拉管机上,整个碎管器由钻杆驱动,内割刀来对旧管道端头处进行割开,偏心变径圆锥管实现旧管道的扩撑,内管套将新管道穿入,实现非开挖式管道置换,显著降低拉拽阻力,降低钻机的功率需求,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同时避免卡死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管道置换用内撑碎管器的三维结构图。
图2为图1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地下管道置换用内撑碎管器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结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钻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钻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13526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